(3)突然涌水的防治措施:
施工到达可能涌水地段前方100m时,工作面水平钻机超前探水孔深30~50m,进行泄水,采用TSP203地质超前预报仪探测岩体构造、岩性,逐段用红外探测仪探测岩体含水情况,临近10~20m时利用超前钻孔确认岩性、地下水赋存情况.
提前采用超前钻孔探测与地质预报监测相结合,对涌水、涌泥量,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一般采用治排相结合的方案.
上半断面开挖:上断面台阶长度3~5m,开挖前打ф42超前小导管,顶部和周边预注浆(纯水泥浆),一次开挖长度0.5~1.0m(以小块范围局部打开,挖出一小块,立即喷射砼封闭一小块).喷射砼随时处于准备状态,密切注意观察,发现涌水突泥征兆,立即喷射封闭.尽量采用风镐开挖,如需爆破时采用弱爆破,随着开挖及时喷砼5~8cm厚,再架钢架挂网喷锚.然后将碴翻至下部.
上断面及核心土如因流水流泥坍塌时,以砂袋码砌恢复台阶,再以喷砼护面固结.
下半断面开挖:下部断面的注浆、开挖、出碴和上部断面交错进行,挖底紧跟,及时做好底部初期支护后,仰拱及填充立即施做.
(4)浅埋偏压地段施工
施工时放小炮,微震爆破,短开挖、强支撑、衬砌紧跟,拱背回填密实,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策施工安全.
4.5.6 隧道不良地质段坍方的预防
地质超前预报明情况,采用地质超前预报手段事前调查开挖地段水文、地质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防排水措施超前安排,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采取机械抽排与沟渠疏导相结合的防排水措施,截断坑道之外水源、降低坑底水位,有效排除围岩软化的外因.短开挖、快封闭,各部开挖工序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强支护、弱爆破,针对地压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在爆破时,要用浅眼,密眼,所谓多打眼少装药,并严格控制炸药的用量和用微差毫秒爆破.勤测量、快衬砌,增加量测频率,发现异常及时补救,在分爆破开挖段根据围岩变形情况采取二衬紧跟方式,力求衬砌尽快成环.
4.5.7 岩爆的防治措施
岩爆产生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围岩的应力状态与围岩的岩性条件.在施工中控制和改变这两个因素就可能防止或延缓岩爆的发生.因此,防治岩爆发生的措施主要有二:
一是强化围岩,二是弱化围岩.
强化围岩的措施很多,如喷射混凝土或喷钢纤维混凝土、锚杆加固、锚喷支护、锚喷网联合、钢支撑网喷联合,紧跟混凝土衬砌等.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给围岩一定的径向约束,使围岩的应力状态较快地从平面转向三维应力状态,以达到延缓或抑制岩爆发生的目的.
弱化围岩的主要措施是注水、超前预裂爆破、排孔法、切缝法等.注水的目的是改变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岩石的脆性和储存能量的能力.后三者的目的是解除能量,使能量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和释放.据文献介绍,切缝法和排孔法能将能量向深层转移.
围岩内的应力,特别是在切缝或排孔附近周边的切向应力显著降低.同时,围岩内所积蓄的弹性应变能也得以大幅度地释放,因而,可有效地防治岩爆.
4.6房屋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4.6.1 施工定位抄测
按照线路里程及设计给定的桩位,用经纬仪测设出各件工程的具体位置,用水准仪把标高引测到各件工程的附近并做好桩位的保护工作.
测量人员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测设合格后,做好记录;同时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做好检查验收记录后,进行土方施工.www.tmgc8.com
4.6.2 生产及办公房屋施工
(1)土方工程
土方开挖前做好地下设施的调查工作.无法确定具体位置时,采用人工挖探坑的办法确定地下设施的具体位置,以保证地下设施安全.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挖方为辅的施工方法.基底标高预留200mm厚原土由人工清理.如施工场地开阔,预留的回填土方堆置于基坑附近;如施工场地狭窄,无存土场地时,则部分土方堆置于基坑附近,其余土方运至存土场或指定场地.土方运输采用机械装车,自卸汽车外运.场地狭小运输车辆无法进入的,采用人工倒运后装车运出.
基坑放坡根据土质情况及相关规定确定;距线路较近的房屋挖土时须根据具体情况放坡,必要时打钢板桩防护.
基础工程施工在基坑挖土后马上进行,基础施工完毕后,回填土采用机械分层夯填且进行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层施工; 基础开挖到位后,经设计、监理工程师验收后进行下部施工.
(2)砌筑工程
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根据试验室配合比及骨料含水率确定施工配合比;施工用砂采用台称现场计量,车车过称;红砖及砌块根据天气情况提前浇水湿润,以免在砌筑时吸收砂浆中大量水分,使砂浆流动性降低.
施工工艺流程: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立头角→砌筑,砌筑工程施工前,用水准仪、塔尺将标高引入,用经纬仪、钢尺进行轴线施测,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砌筑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顺一丁形式,内外搭砌,上下错缝;外墙大角同时砌筑,内外墙临时间断处砌成水平投影长度大于高度三分之二的斜槎.
(3)脚手架工程
该工程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和活动定型脚手架.外墙砌筑、装修采用双排外脚手,内墙砌筑、装修采用活动定型里脚手架.
钢管式脚手架搭设纵、横成线,杆身垂直并设置剪刀撑,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大横杆与立杆的交点设置小横杆并与大横杆卡牢.
定型活动脚手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落地牢靠.
操作层脚手板满铺,离开墙面120~150mm;脚手板对接铺设时,接头处设两根横向水平杆,搭接铺设的脚手板接头处设于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操作层设180mm高的挡脚板和高度1.2m的护身栏.外墙设安全立网和安全平网.
(4)混凝土结构工程
①钢筋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技术人员下发下料单→钢筋工长精确配料→钢筋工根据配料单下料→加工→对号安装→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钢筋成品检查→混凝土浇筑时看筋.
钢筋下料:在现场设置钢筋加工棚,钢筋下料加工在棚内进行,根据图纸、技术交底要求,采用调直机、切断机配合下料.
钢筋加工:采用弯曲机与人工配合,设固定加工台;圆弧钢筋根据弧度制作模具进行弯曲.
钢筋安装:根据配料单对号安装,确保各部位接头位置搭接长度的准确性;柱钢筋安装时搭设操作平台;各部位在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混凝土垫块,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及梁钢筋在模板底模安装完毕后施工,上层钢筋设钢筋支架,确保位置准确;楼板负筋用12mm钢筋做支架,间距1000mm.
②模板工程
模板施工工艺流程:画出模板配置图→对各块模板编号→按模板配置图拼装模板→支设加固及支撑系统→校核模板.
模板配置: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砖模板、木模板、组合钢模板等多种模板形式共存,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独立基础及楼板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竹木模板;梁、柱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模板安装:详细审阅图纸后,画出模板配置图,对各块模板进行编号并对木工班组下技术交底;独立基础模板采用Φ16拉结螺栓,配合Φ38钢管、勾头螺栓、ω型扣件等加固;柱模板,根据柱的形状,方柱采用组合钢模板槽钢[10抱箍加固;梁加固内设1.2mm厚钢拉板;支撑采用碗扣式可调钢支撑及木支撑系统.
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模板拆除的顺序及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③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根据调整后的配比生产混凝土→现场检验混凝土的质量→浇注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实验室检验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施工方法:根据工程分部和单件工程规模设置搅拌站,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用翻斗车和小推车配合水平运输.混凝土配料用台秤计量,手推车上料,车车过秤;混凝土配合比依照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柱等竖向结构混凝土采用串筒浇筑;梁、板、柱设专人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垫层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平面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施工缝处施工前首先清除杂物,混凝土边缘凿成毛槎,清理基层后,提前24h浇水湿润;浇筑时先浇一层砂浆,砂浆成分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混凝土浇筑后在12h内浇水覆盖养护7d.www.tmgc8.com
4.6.3装饰工程
(1)装饰工程顺序
门窗安装→墙、棚基层处理、抹灰→门窗油漆→内墙喷涂料、外墙(一般生产用房采用清水墙;生活用房及要求较高的外墙刷外墙涂料或采用面砖)→地面基层处理→地面垫层→地面面层等.
(2)门窗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抄平、弹线→安装→校正→固定→塞缝.
门窗安装:门、窗根据现场给定水平线、垂直线统一安装.门、窗框缝隙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嵌填;木门框与墙体接触处做好防腐处理.
(3)抹灰施工
抹灰前,给排水、暖气立管设套管,将墙面脚手架和其它孔洞填堵密实,钢模现浇混凝土楼板底,用清水加l 0%的火碱将隔离剂、油垢清刷干净;用1:2水泥砂浆补平现浇楼板的蜂窝麻面.
抹灰前一天顶板进行喷水湿润,抹灰时刷素水泥浆一道,然后按设计要求分层抹灰,第二天喷水养护;施工时对于外墙窗台、窗楣等处做好流水坡及滴水线.
(4)涂料施工
涂料施工采用喷涂和滚涂,施工前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施工时污染门窗、地面、管路; 施工时根据涂料材质控制好基层含水率.
(5)瓷砖施工
施工前根据房间实际尺寸排模,对瓷砖尺寸、色泽进行挑选,使每个房间使用同一尺寸、色泽瓷砖,以保证墙面成活美观;凸出墙面的管路、灯具等整砖套割.
(6)楼地面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垫层→找平层→细部处理、其他结构层→面层→养护、防护.
地面垫层在回填土质量符合要求后施工,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在蓄水试验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上部构造层施工;在有立管通过的地面处防水及各结构层先进行细部处理.
块料面层施工前先进行选砖,保证同一房间镶贴块料大小、色泽相同,并根据房间尺寸现场排模,保证镶贴感观效果.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完成后根据天气温度浇水覆盖养护;块料面层在砂浆终凝后洒水养护.
4.6.4屋面工程
屋面各构造层施工本着由下向上施工顺序,根据施工图构造层要求按相关规范及标准施工,各构造层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材料在运输、吊装等过程注意成品保护,保温材料注意防水、防潮.
4.6.5 水、暖、电、通等工程
4.6.5.1室内给排水、消防系统工程
(1)室内给水、消防系统工程
管道穿过外墙时,设防水套管;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设镀锌铁皮套管,套管上端高出地面50mm,套管下端和过墙套管两端与饰面平;卫生间、淋浴间的楼板套管采用钢套管,上端高出地面50mm.套管与管道的间隙用石棉绳填塞.
各种承压管道和设备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设备做灌水试验.
给水、消防管道立支管和横管用管卡固定.
安装丝扣阀门时,在阀后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以便于检修.水表安装在便于观察、检修的位置,安装牢固.
埋地管道的转弯处设置牢固的支墩,回填土逐层夯实.
(2)室内排水
排水管道地下部分翻身处设牢固的支墩,确定标高后拉线找正.地上部分可预制的按设计尺寸进行预制,然后由下向上安装.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与底层地面平;排水立管、水平干管做通球试验.
4.6.5.2暖通工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上一篇:微型桩挡墙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