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0:02] 来源:http://www.tmgc8.com 隧道工程 阅读:3531次
摘 要:本文介绍了通过介绍公路隧道施工容易出项质量问题的方面,总结和研究了公路隧道施工的经验,提出适应公路隧道要求的有效的质量检测和工程质量检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解决隧道施工质量问题的建议,对隧道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隧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案日趋成熟与复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与铁路、水工隧道相比,其复杂的一方面是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公路隧道具有断面大,附属设施多,运营环境要求高等特点,将更多的设计理念以及人性化的要求囊括进去,因此对公路隧道建设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根据公路隧道的结构特点和运营、养护的要求,设计的复杂性同时带来了施工的复杂性与经济因素的不确定,隧道的各分部工程中,洞身开挖、支护、防排水、衬砌宜列为主要工程,以及人为的不可控制因素增多,对其质量应严格控制,同时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以确保隧道的运营安全与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公路隧道在营运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质量问题,绝大部分是在施工过程中埋下了质量隐患,因此必须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为隧道的正常运营创造有利条件。
1公路隧道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光面爆破在拱部一般控制较好,忽视初喷作用,边墙较差。特别是采用台阶法开挖时,初期支护初喷严重滞后或不作初喷。扩挖下半断面时开挖面控制较差,围岩较好时,超欠挖严重,常出现几个循环过去了还没有进行初喷;围岩情况较差时,边墙中部出现超挖较多,多数情况是先立钢拱架,特别是分部开挖时,边墙脚出现欠挖较严重。一次完成喷混凝土,尤为突出。采用台阶或分部开挖时,喷混凝土层内添加片石,下半断面扩挖的纵向距离过大,超挖严重的区域甚至使用挡板、杂物,造成初期支护与围岩脱离,接长的钢架拱脚没有支撑在稳定地基上,形成空洞,拱脚悬空,这是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暴露时间过长,没有钢架的地段也不应超过3 m,造成拱顶下沉量过大,甚至出现塌方。钢架间距误差控制不严,下半断面一次开挖距离一般不超过3榀钢架距离,禁止两侧对称开挖。钢拱架偏移、倾斜、纵向连接偏弱或连接不及时。锚杆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钢筋网预焊成网片,锚杆不按设计数量施作,网片间的搭接不满足钢筋搭接要求,少打或根本不打,特别是拱部,不能随岩面凹凸敷设。从施工使用的机具和台架看,锚杆长度不够,拱部锚杆根本打不了。砂浆不饱满,锚杆垫板没有贴紧表面。二次衬砌拱背混凝土灌注不满,仰拱施工不采用外模,导致拱顶厚度不够,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严重时外层钢筋裸露、拱顶脱空。由于边墙脚欠挖或没有留出纵向排水管位置,仰拱不成型,造成边墙脚处二次衬砌厚度不够,仰拱与边墙接触面不规整。二次衬砌钢筋受力主筋搭接不满足规范要求,防水板松紧度不适,二次衬砌浇筑过程中,过松防水板形成褶皱,材料供应跟不上,侵占二次衬砌空间造成二次衬砌厚度不够,发生机器故障、停电,防水板过紧贴不到壁面,出现间隙浇筑,也会侵占二次衬砌空间,又没有按要求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时止水条移位,新老混凝土交接面呈水平状,同时还会形成衬砌背后空洞。
2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公路隧道开挖质量控制
一般常用的施工方法为钻爆法,如果开挖表面不平整将导致局部围岩应力集中,对于硬岩宜采用光面爆破,并且影响防水层和衬砌施工,软岩采用预裂爆破,形成存水的空洞;采用半断面开挖方法时,如发生较多的超挖,下半断面开挖厚度及用药量要严格控制,减小扰动增加出渣量和回填工程数量;如发生欠挖,对于开挖轮廓面的规整度采用目测方法进行检验,则会影响隧道净空或减小衬砌厚度造成隐患。并与设计断面放在同一极坐.对于隧道开挖质量的控制,标下进行比较,一般包括开挖断面规整程度和断面尺寸及超欠挖控制两个方面,从而得出隧道超欠挖的详细资料,及时指导施工。
2.2隧道支护质量控制
隧道开挖后要及时支护,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包括水泥、砂等原材料的检验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的检验,限制围岩的变形,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检验及施工粉尘、回弹率的检验,以减小荷载并发挥其自承能力。喷射混凝土强度检验试块的制取可用喷大板法,目前公路隧道施工多采用锚喷支护,直接在支护上凿取混凝土块,在围岩较差的地段可采用钢支撑,或凿孔检查,包括钢格栅及型钢支撑。对于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检验可在模具内放置一定尺寸,应检测锚杆的加工质量,加工成试件进行劈裂法测试,安装质量及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和喷射施工质量。www.tmgc8.com
2.3 隧道防水系统质量控制
如前所述,对于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质量要求主要是抵抗施工破坏能力强,公路隧道的防排水要求高,其材料检测的内容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检测,目前的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多为采用夹在两层衬砌之间的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层,耐老化、耐酸碱、低温柔性好、寿命长。和沿隧道壁环向、纵向、横向设置的排水盲管,并且还需按照规定的尺寸和形状裁出试件,将渗水引排至纵向排水管集中排除,进行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检测、耐老化检测、低温柔性实验等。
2.4隧道衬砌质量控制
施工中由于围岩松动或其他原因会导致二次衬砌产生裂缝,对于此类情况,对于裂缝的检查可采用塞尺或刻度放大镜观测其深度及宽度,可采用超声波或雷达探测技术进行检测,并根据情况采取处理措施。在施工中,用雷达进行检测时,还可能出现衬砌背后填塞不密实,高频波的穿透深度小,或衬砌内部存在空洞、蜂窝等情况。由于施工的原因,根据检测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频率,拱顶部位的空洞、衬砌厚度不足等问题较多,然后沿隧道断面布置测线。应加强检测,但往往受仪器技术水平所限,雷达探测还可以检测衬砌厚度、裂缝、钢拱架埋设等情况,精度稍差,需要实际钻孔验证。
3总结
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建设起步较晚,由于在工程实践中研究开发并引进了许多其他行业及国外的新技术与新设备,在隧道的工程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已经有不少单位在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我们仍需结合公路建设自身的特点,提出一系列适应公路隧道要求的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和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指标,形成一套系统的公路隧道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蒋树屏.中国公路隧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第四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2008.
[2]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JTG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李世辉.隧道围岩稳定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