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1:08] 来源:http://www.tmgc8.com 隧道工程 阅读:3252次
摘 要:针对目前城市隧道渗漏水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引、排、堵与结构补强”的综合治理技术,达到隧道渗漏水治理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隧道,渗漏水,涌水,综合治理
1引言
随着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政策战略的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跟随加速。西部山区城市的交通枢纽不断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城市隧道工程,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隧道渗漏水病害,特别是早期修建的城市隧道,病害更为严重,验证了工程界“十洞九漏”的俗称。这些病害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营安全和城市交通形象,因此,对城市隧道渗漏水的预防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2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分析
根据目前所调查的城市隧道渗漏水现状,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渗水、滴水、漏水、涌水等,但产生的机理基本类似,就其原因可总结归纳成以三个方面:
一是设计原因,这属于先天不足。前期勘察设计阶段对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不清,在隧道设计时防排水设计不完善所致。
二是施工原因,这属于过程控制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如排水管沟堵塞、防水板有破损、止水条及止水带安装不到位,混凝土振捣不好引起衬砌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和洞穴,衬砌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的处理不当,隧道基底防水处理不到位,还有就是施工中采用的防排水材料性能不佳造成过早失效和耐久性不足等等。
三是运营管理原因,这属于后期养护不到位。如排水沟长期不清理,隧道内纵横向排水管堵塞,造成排水不畅,引起衬砌缝隙渗水、路面翻浆冒水等。
3隧道渗漏水的危害
根据调研和观测结果,可得出隧道渗漏水将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3.1隧道衬砌结构渗漏水会促使衬砌开裂或原有裂缝加速发展,加快混凝土碳化,当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还会造成混凝土衬砌失稳破坏的严重后果。
3.2隧道洞内渗漏水会增加隧道内的湿度,更严重的是直接渗漏在电源设备上,会造成电源设备短路、跳闸等事故。
3.3隧道渗漏水引起路面积水,对于沥青路面会加速破坏;当隧底积水还会造成路基翻浆、冒水,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断板破坏。
3.4隧道渗漏水造成路面积水时,会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引起行驶车辆在洞内打滑,造成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3.5隧道渗漏水,特别是洞内涌水,会造成地表水井、池塘干枯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4隧道渗漏水的治理技术
在隧道渗漏水治理过程中,应对洞内、洞外进行系统调查,统筹研究,掌握渗漏水病害形式、发生原因,并作出全面评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既不能盲目封堵,也不能一味引排。整治方案应“引、排、堵与结构补强并举”,避免治标不治本、治理后不久又返工的情况。针对隧道渗漏水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进行整治:一是点、线状渗漏水,多发生在衬砌混凝土蜂窝、孔洞或施工缝、变形缝和衬砌裂缝处;二是面状漏水;三是涌水。
4.1对于 点、线状渗水的治理
4.1. 1凿槽引排法
该方法是沿渗漏水缝隙或施工缝漏水处凿出U形或V形沟槽,深10-20cm;将凿好的沟槽冲洗干净,用5-10 cm的半圆或圆形管紧贴槽底进行排水,排水管应避免断面过小或因水流中细小颗粒沉淀物将排水管堵塞;用堵塞材料将半圆或圆形管压紧固定,最后用快凝水泥砂浆封堵,并涂一层聚氨酯或其它堵漏防水涂膜。V形槽比U形槽施工容易,但防水砂浆附着力弱时易剥离,且导水断面小,易堵塞,故目前多用U形槽。凿槽应避免采用过密、过深的纵向水平暗槽,以免对衬砌结构产生削弱影响。采用此方法应保证嵌补材料与混凝土粘结良好,不会因车辆振动或风压而剥离;另外,还可以根据渗漏水大小,在地下水出漏点处增打引水管引水。在复合式衬砌段不宜穿透防水层。对于施工缝还可以先埋设直径6-8cm注浆管,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注入水溶性聚氨酯或超细水泥浆,以充填细小裂缝。注浆后仍有渗漏可通过凿槽进行引排。
4.1.2 封闭堵漏法
封闭法包括灌浆堵漏法与封闭堵漏法,适用于隧道渗漏水量有限且水流分散处,或衬砌混凝土密实性较差或网状深层裂缝产生的散漏,不利于引排的拱部施工缝、衬砌裂缝及个别出水点、面。采用封闭法,要达到完全止水是有一定难度的,往往是止住该处的漏水,但水会转向从附近的薄弱环节漏出,还是需要配合排水管引排等综合整治措施。www.tmgc8.com
当水压大于0.1MPa时,采用灌浆堵漏法,直接对准出水点凿槽埋管注浆堵漏,进行衬砌内部注浆,封闭水流通道及衬砌裂缝。注浆压力一定控制在0.3-0.5MPa。当水压小于0.1MPa时,可采用直接与导管堵漏法。直接堵漏法是沿裂缝剔凿出一定宽度、深度的凹形槽,找准渗漏点,以其为圆心凿洞,将堵漏材料加水拌制成泥状,搓成条形或锥形,迅速堵到槽(洞)中,并用力挤压密实,堵住漏水。导管堵漏法是先将导管插入凿开的孔洞中,将水引出,然后用快凝止水砂浆封堵导管四周,凝固后拔出导管,用快凝止水砂浆封堵导管孔。
4.2 对于面状漏水处理
针对面状漏水,衬砌上部(墙顶以上)应以封堵为主,使地下水向下部集中。而在衬砌下部(墙顶以下)应以引排为主,局部伴有泥砂者以堵为主,要“排、截、堵”相辅相成,使面漏变线漏,线漏变点漏,最后将点漏地下水封堵或由暗管引入排水沟。主要措施有:压浆、增加防水层、降低水位排水、增加排水管沟等。
4.2.1 压浆法
对于产生大面积渗漏水地段,其衬砌多存在较大的缺陷如衬砌厚度不足、衬砌裂缝多、衬砌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麻面现象严重,或衬砌背后存在空洞、背后塌方处理不彻底、背后水源补给较为充足,采取的措施应是治水与结构补强同时进行。即先对结构衬砌及围岩体进行注浆,使衬砌与周边围岩紧贴,形成一体来阻水,这注浆法是治理隧道衬砌渗漏水的措施之一。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法:
(1)岩体内钻孔注浆法:一般是在大面积渗漏水区域采用直径为42~50厘米的小导管注浆来阻水。导管分长导管和短导管两种,长导管为300~600厘米,短导管长度为150~300厘米,梅花形布置。注浆压力在0.35~0.5MPa之间,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从无水区向有水区,且从上向下原则逐步压浆。
(2)衬砌内埋注浆管法:对于施工缝、沉降缝、变形缝处有少量漏水时,采用打孔埋管注浆。一般采用水溶性聚氨脂浆液,在0.45~0.6MPa之间进行间歇性有效注浆。
4.2.2表面喷涂防水层法:当隧道净空有限,表面有少量渗水、滴水情况时,采用喷涂防水层的方法。
4.2.3导拱加防水层法:当隧道衬砌外有足够剩余的净空空间时,可采用加设导拱,并在原衬砌与导拱之间加设防水层与纵环向排水管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其效果显著。
4.2.4深沟排水法:当隧道衬砌边墙脚漏水和路面翻浆冒水时,一般都是地下水位较高和排水沟排水能力不足引起,所以采用加深排水沟方法来处理效果较好。
4.3对于涌水的处理
当隧道内出现涌水时采用截、堵、排综合法:一般用哪一种方法来处理都很难达到目的,要求根据隧道本身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研究产生涌水的原因。除采取以上方法外,还应从地表和洞内进行截堵水考虑,采用“截、堵、排综合治理”措施。
5结语
虽然城市隧道渗漏水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要解决好渗漏水问题,主要还是要从工程技术人员入手。首先,对于新建隧道,设计人员应把防排水设计与衬砌结构设计放在同等位置对待;对于已建隧道的渗漏水治理,应在全面调查原设计、水文地质条件、病害程度等,设计出可靠、有效、方便施工的治理方案。其次,施工阶段应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工序、工艺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施工,做到措施到位、施工精细、材料配套,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隧道防排水系统。最后就是运营期间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避免排水沟管堵塞。总之,随着隧道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解决好这三个方面,隧道渗漏水问题会得到有效控制。
6参考文献资料
6.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004.11
6.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009.10
6.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2009.10
6.4兴义市将台营隧道病害治理设计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