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6:58:43] 来源:http://www.tmgc8.com 铁路工程 阅读:3953次
一、设计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2、“关于印发《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07]39号);
3、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经规标准[2009]35号);
4、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
二、路基工程与相关专业接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与路基工程有接口设计关系的站后专业主要有:通信(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牵引变电、防灾、环境工程等。主要接口工程包括以下内容:
1、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及手孔设置;
2、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横向连接线在路基地段的敷设方式;
3、通信、信号、电力电缆、PW线、供电线等电缆的横向过轨管道敷设方式;
4、各类电缆从路基引入相关区间站所;
5、接触网立柱基础;
6、防异物侵入的防灾监控系统;
7、声屏障立柱基础。
上述各类接口工程应与路基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在铺轨以前全部完成。
图1 路堤地段电缆槽设置图
图2 路堑地段电缆井及过轨设置图
三、主要设计原则及参数
(一)、 电缆槽及电缆井
1、电缆槽及电缆井的布置及功能
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槽均拉通设置在路肩上,电缆槽一般选用盖板式,槽身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盖板(通路(2010)8401-17)。
在桥头、隧道洞门处,通信、信号、电力电缆、PW线、供电线等需要横向过轨和检修的位置,电缆接头及余长处设置电缆井。电缆井对称设置在两侧路肩上,一般应避开接触网立柱基础。
各类电缆槽及电缆井的规格及功能见下表:
电缆槽、电缆井规格及功能一览表 表1
2、路基与桥隧连接时电缆槽过渡及电缆井设置
由于桥梁和隧道结构上的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以及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在水平位置和相对高程上均与路基地段不同,需要进行过渡顺接。一般在桥头路基两侧设置电缆井,便于各种电缆引出路基及过轨;隧道洞口路基一般不再单独设置电缆井,电缆均在隧道洞口内进行过轨。
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时,路基电缆槽与桥梁、隧道电缆槽采用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进行顺接,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采用电缆井连接。详见“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中“通路(2010)8401-55~56”、"长昆施路专-02-1"及"长昆施路专-02-2"图。
3、电缆槽及电缆井的材料及规格
电缆槽及电缆井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或无机复合板预制构件(电缆井可现浇)。电缆槽每100cm一节,电缆井为单节,电缆槽内及电缆井内均铺设中粗砂。为避免电缆在通过电缆井时下垂弯曲,在电缆井侧壁上设角钢支架,高度同电缆槽底部标高。现浇电缆井时,在需要穿管位置,电缆井底部或侧面预留Φ70mm或Φ80mm孔洞。
为防止鼠害及孔内中粗砂流失,在外侧隔板的泄水孔处设置一层Φ2mm不锈钢钢丝网(网距1.5cm×1.5cm),预制混凝土时一并埋入。
电缆槽采用横向排水措施,在每节电缆槽及手孔的外侧侧壁底部设置泄水孔,采用Φ50mmPVC塑料管制作。
(二)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横向连接线的敷设方式、接地端子
1、路基地段的综合接地贯通地线采用两侧对称设置方式,一般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方,在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位于基床底层顶面以下0.3~0.4m,在硬质岩路堑地段位于电缆槽以下0.2m;在桥隧之间短路基地段(小于40m)直接敷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同时在每个接触网立柱位置预留引接线,与电缆槽内的引接线端子相连。在不同路基结构形式之间,路基与桥、隧、涵过渡段,贯通地线在水平和高程方向进行顺接。
贯通地线与贯通地线引接线需与路基同时施工,接地引接线施工期间平行施工面。后期边坡加固和修整时,将引接线埋设于边坡防护层下或侧沟沟壁内侧并于电缆槽中接地端子引接线连接。www.tmgc8.com
2、一般间隔一定距离(约500m),采用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进行等电位连接,其材质、规格同贯通地线。在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其敷设方式及埋深同贯通地线;在硬质岩路堑地段,横向连接线通过电缆井及过轨管道敷设。
3、安装在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可直接灌注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近线路侧的槽壁上。为方便电缆槽预制,也可在槽壁上预留或后钻孔径不小于50mm圆孔,接地端子采用1:2水泥砂浆或膨胀水泥砂浆固定在孔内。接地端子应在现场集中或出厂前安装在电缆槽上。
接地端子电缆槽的安装位置一般应按轨旁设备、设施的安装接地里程确定。
电力电缆接头处需进行接地,引接线通过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隔板泄水孔处与附近接地端子连接。
(三)横向过轨管道及敷设方式
有横向过轨需求的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力电缆,以及PW线、供电线等,一般在路基基床通过开槽或预埋,并穿管敷设实现过轨目的。为避免对信号电缆产生电磁干扰,当强电电缆(电力电缆、PW线、供电线)与信号电缆在手孔内发生交叉时,应对信号电缆进行屏蔽保护。在信号中继站,信号与电力电缆应在不同里程分别过轨,间距5~10m为宜。
过轨管道可采用镀锌钢管、涂塑钢管、碳素管以及HDPE管,内径一般采用100~120mm,电力过轨最大可采用150mm,
电力、牵引供电与通信、信号过轨管净距不小于1.0m。过轨管埋设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Φ4mm铁丝以便穿管。为避免管道内积水,管道两端应高于电缆井底部不小于5cm。
在路堤、路堑及桥隧之间短路基地段,过轨管埋设详见“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08)8401)”中“通路(2010)8401-46”,各种过轨管道的敷设方式如下:
1、路堤地段横向过轨管道
(1)电力电缆过轨管道
电力电缆从Ⅲ型电缆井侧面引出,过轨位置在路基基床底层上部,过轨管道在基床底层内的最小埋深不小于0.1m,其顶部距离路基面不小于0.736m。
(2)其余电缆过轨管道
电缆从Ⅰ、Ⅱ型电缆井侧面引出,过轨位置在路基基床底层上部,过轨管道在基床底层内的最小埋深不小于0.1m,其顶部距离路基面不小于0.746m。
2、路堑地段横向过轨管道
(1)通信、信号电缆或PW线、供电线过轨管道
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同路堤地段。
硬质岩路堑地段,电缆从Ⅰ、Ⅱ型电缆井侧面引出,过轨位置在路基基床表层内,过轨管道在基床表层内的最小埋深(顶部距离路基面)不小于0.3m。
(2)电力电缆过轨管道
电缆从Ⅲ型电缆井侧面引出,过轨位置在路基基床底层内,电力电缆在土质及软质岩路堑与硬质岩地段的过轨方式相似,只是埋深不同,管道顶部距离路基面分别为0.721m及0.3m。
3、桥头路基横向过轨管道
在桥头路基一般只有通信和电力电缆过轨。电缆从电缆井侧面引出,过轨位置在路基过渡段内,过轨管道的最小埋深(顶部距离路基面)不小于0.3m。
4、桥隧之间短路基地段横向过轨管道
在桥隧之间长度小于30m 的短路基地段,一般未设信号中继站,只有通信和电力电缆过轨。过轨方式同桥头路基,过轨管道的最小埋深(顶部距离路基面)不小于0.3m。
(四)各类电缆从路基引入相关区间站所
区间站所包括信号中继站、通信基站、牵引变电所、AT所及分区所等,各类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力电缆,以及PW线、供电线等。电力与信号电缆不在同一里程过轨,分别引入区间站所。桥隧之间长度小于30m 的短路基地段一般不设区间站所。各类电缆采用的管道参数与过轨管道相同。
1、路堤地段
电缆从路肩上的电缆井侧面引出,顺路堤边坡而下,采用无缝镀锌钢管通过排水沟上部,引入区间站所。管道在地面及边坡坡面上的最小埋深均不小于0.3m,如图3、图4。
图3 路堤地段牵引供电上网示意图
图4 路堤地段过轨示意图
2、路堑地段
电缆从路肩上的电缆井侧面引出,采用无缝镀锌钢管从侧沟上部穿过,引入区间站所,设置方式同路堤。管道在地面的最小埋深不小于0.3m。www.tmgc8.com
(五)接触网立柱基础
接触网立柱位于电缆槽内侧,距离左、右线的距离为3.0m。
(六)声屏障立柱基础
声屏障立柱位于电缆槽外侧,距离左、右线的距离不小于4.60m。四、 施工工序
路基本体过轨管埋设应在基床底层填筑到设计高程后经过观测沉降已经满足设计要求后(预压土卸载后)进行,电缆槽、电缆井施工应在基床表层填筑到设计高程后进行。具体施工工序如下:
(一)路堤
(二)路堑
五、 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
(一) 电缆槽及手孔
1、施工顺序
(1)现场预制电缆槽。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到设计标高、经过观测已经满足沉降要求,并且接触网立柱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已经施工完毕后,在两侧路肩上把接触网立柱基础以外级配碎石全部切除。
(3)在切割的基床底层上作中粗砂找平层、透水层及水泥浆找平层,同时安装电缆槽及电缆井,采用M7.5沥青水泥砂浆连接成一个整体;电缆槽与接触网立柱基础之间的空隙也采用M7.5沥青水泥砂浆封闭。
(4)预留电缆槽泄水孔后,安装预制的混凝土护肩。
2、施工注意事项
(1)通信信号电缆槽及电缆井的安装应在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
(2) 级配碎石采用专用机械无水切割。
(3)在预埋引接线的位置,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壁上预留φ70mm综合接地孔,预先安装引接线端子,接入预埋的引接线后,采用M7.5水泥砂浆封闭。
(4)由于综合接地贯通地线从手孔内穿过,若电缆井为现浇时,应对已经预埋的贯通地线采用塑料套管防护。
(二) 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横向连接线
1、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