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横向连接线采取预埋方式。在基床底层填筑(路堑为换填)压实至倒数第二层时,采取压痕方式预埋贯通地线及横向连接线。在压路机上临时焊接角钢立模(宽2cm,高6cm)或直接在地面铺设钢条,形成凹槽后铺设贯通地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一般间隔约500m按照相同方式预埋敷设横向连接线,同时在每个接触网立柱里程位置引出引接线。
2、硬质岩路堑地段
在硬质岩路堑地段切割安装电缆槽时,同时切割0.2×0.2m的小槽,铺设贯通地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在需要横向连接的位置,利用引接线引入电缆井后,设横向连接线与相关过轨管线一并穿管过轨至另一侧。
3、桥隧之间短路基地段(不大于40m)
贯通地线直接敷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在水平和高程方向与两端桥隧结构物内贯通地线顺接。
4、引接线连接
在安装电缆槽时,将预留的引接线通过其电缆槽底座下方,沿电缆槽侧面引出,与电缆槽内以及接触网立柱基础上的引接线端子相连。
(三) 横向过轨管道
1、路堤地段横向过轨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在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至顶面后,采取机械切割开槽埋管的施工方法,开槽深度0.25~0.45m,宽度0.4~0.6m(根据过轨的管道数量确定),槽底填筑不小于100mm的C25混凝土,铺设过轨管道后再回填C25混凝土,如图5。
图5 土质及软质岩路堑过轨管埋设示意图
2、路堑地段横向过轨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1)浇筑混凝土侧沟时,在设计高度同时预埋管道,待后期浇筑电缆井时,将管道两端连接。
(2)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敷设方式同路堤。硬质岩路堑地段在基床表层超挖换填0.1m厚的C25混凝土垫层前,采取机械切割开槽埋管的施工方法,开槽深度0.35m,宽度0.4~0.6m(根据过轨的管道数量确定),铺设过轨管道后槽内回填C25混凝土,如图6。
图6 硬质岩路堑过轨管埋设示意图
3、桥头路基地段横向过轨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桥头路基的过轨位置在路基过渡段内,一般为刚性材料(级配碎石掺水泥或C25混凝土)。在过渡段填筑(浇筑)至路基面时,采取机械切割开槽埋管的施工方法,开槽深度0.25~0.45m,宽度0.4~0.6m(根据过轨的管道数量确定),铺设过轨管道后槽内回填C25混凝土。www.tmgc8.com
4、桥隧之间短路基地段横向过轨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在桥隧之间短路基地段,施工技术要求同桥头路基,开槽深度均为0.45m。
(四) 各类电缆从路基引入相关区间站所
1、路堤地段管道向坡脚转换施工技术要求
在电缆井浇筑、护肩砌筑前,在已经初步平顺的边坡上采取人工开槽埋管的施工方法,开槽深度0.45~0.6m,宽度0.4~0.6m,铺设管道后回填相同填料并人工夯实密实。排水沟之外部分在坡脚(排水沟)以外地面采取人工开槽,铺设管道后回填浆砌片石。
2、路堑地段管道向侧沟外转换施工技术要求
管道埋设与侧沟同步施工,浇筑混凝土侧沟时,在设计高度同时预埋管道,待后期浇筑电缆井时,将管道两端连接。
3、坡脚(侧沟)外引入区间站所施工技术要求
在修建相关区间站所时,在坡脚(侧沟)以外地面采取人工开槽埋管的施工方法,开槽深度0.45m,宽度0.4~0.6m(根据过轨的管道数量确定),铺设管道后回填浆砌片石。
(五)接触网立柱基础
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到设计标高、经过观测已经满足沉降要求后,在路肩上采用旋挖钻孔(干钻)成孔。
2、制作安装钢筋笼,一次连续灌注混凝土基础。
3、基础顶面预留法兰盘,与立柱采用螺栓连接。
4、基础周围的空隙采用沥青水泥砂浆填补。
5、回填压实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六)声屏障立柱基础
声屏障立柱基础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到设计标高、经过观测已经满足沉降要求后,施工护肩之前。采用旋挖钻孔(干钻)灌注施工,可以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同时施工。基础顶面预留法兰盘,与立柱采用螺栓连接。基础周围的空隙采用沥青水泥砂浆填补。
六、 接口设计里程
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横向过轨管线里程及电缆井、站后场坪设置里程,详见《沪昆客专长昆(玉屏至昆明)段横向过轨里程汇总表》。
上一页 [1] [2]
上一篇:长吉城际铁路A、B组料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