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0:46] 来源:http://www.tmgc8.com 公路工程 阅读:3873次
(2)方案2:夯点中心间距为4.5 m,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形式,分两遍进行强夯。第一遍夯击能为2000 kN·m,每点夯击8次,但应保证最后一夯沉降量小于5 cm;第二遍夯击第一遍夯点未夯到的空白位置(正方形中心,见图5),采用1 600 kN·m夯击能,每点夯击5次。www.tmgc8.com
(3)方案3:夯点中心间距为6 m,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形式,分两遍进行强夯。第一遍夯击能为2000 kN·m,每点夯击10次,但应保证最后一夯沉降量小于5 cm;第二遍夯击第一遍夯点未夯到的空白位置(正方形中心,见图5),采用1600kN·m夯击能,每点夯击8次。
在试验路强夯试验场选出3块区域分别采用3种施工方案进行强夯,测得夯前与夯后的瑞雷波波速经反演后得到的剪切波波速见表2~表5。
根据3种方案强夯后加固效果的剪切波波速结果可知,3种强夯方案对土石混填路基的加固效果明显,波速由220~250 m/s提高到230~290 m/s,可以使路基满足荷载作用的要求。对比剪切波波速可以发现,在5 m以下深度范围内剪切波波速增加幅度逐渐减小,这与2000 kN·m能级的有效加固深度有关。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强夯施工的最大填筑高度,避免造成路基深处出现软弱夹层,增大路基沉降量。
由波速对比分析可知,方案1要略微好于方案2、方案3,其波速提高幅度要高于后两种方案。若按加固每平方米路基所均摊的夯击能作为评价强夯施工成本的指标,则在满足路基承载力的前提下,方案3最经济。因此,施工中应采用方案3进行强夯施工。
3 结语
本课题选用1000 kN·m、1600 kN·m和2000 kN·m等3种夯击能,在土石混填试验路进行了强夯试验,应用SWS一2型面波仪采集了瑞雷波波速,获取了强夯试验参数,以期改进和优化强夯施工方案,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1000 kN·m、1600 kN·m、2000 kN·m等3种夯击能强夯前后瑞雷波波速的变化对比分析,得到了3种不同夯击能单点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4m、5m、5.5m。考虑到路基工后沉降,建议3种夯击能强夯时路基的最大填筑厚度分别为3 m、4 m、4.5 m。
(2)对3种强夯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在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以加固每平方米路基所均摊的夯击能作为评价强夯施工成本的指标,推荐夯点按正方形布置,中心间距为6 m,分两遍夯。第一遍夯能为2000 kN·m,每点夯击10次,并保证最后一夯沉降量小于5 cm;第二遍采用1600 kN·m夯击能,每点夯击8次,夯击正方形中心位置。www.tmgc8.com
(3)瑞雷波无损检测技术较传统检测手段,更适合于粒径超规范的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且检测结果能够反映路基深处的密实情况,便于土石路基强夯施工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