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路不良地质及高挡墙病害的综合处治
[12-11 17:00:56] 来源:http://www.tmgc8.com 公路工程 阅读:3769次
0.5~0.7MPa。注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锚固段注浆;第二次是在锚索进行第一次张拉后对自由段的防腐注浆。注浆方法采用孔底返浆法,即把注浆管与锚索同时送至孔底,浆液由孔底注入,边注浆边拔注浆管,用计算注浆量的方法控制锚固段注浆长度。一旦发现漏浆(一般注浆量超过锚固段索孔体积的2.1倍左右时属于漏浆),应根据具体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补注浆,直至孔口溢浆为止,确保各孔内锚固段砂浆饱满密实。
(6)锚索张拉及锁定。当砂浆及钢筋砼等厚面板强度达到70%以上时,即可进行锚索的预应力张拉。张拉采用预应力损失﹤1.0%的高液压双头千斤顶完成,锚索预应力张拉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张拉分五级进行,前四级为设计应力的25%、50%、75%、100%,分别稳定www.tmgc8.com5min;最后一级为设计应力的110%,稳定时间为30min。第二次为补张拉,锚索预应力受钢绞线松驰、张拉锁定或滑曳、岩体变形(地层压缩徐变)三大致因影响(宋修广等,2004年7月),将造成一定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一般在第一次张拉后3~5日内能完成90%以上,因此,自第一次张拉后第7天再进行一次张拉以补充损失的应力,然后即可锁定。
(7)封锚。当完成锚索预应力补偿张拉后即可进行第二次自由段注浆——封口注浆,注浆至孔口流出浆液时为止,然后预留40mm长的钢绞线,其余部分全部切除,采用C25砼立模浇筑封闭锚头,以防止大自然对锚索的侵蚀,确保和延长锚索的使用寿命。
4 处治效果及体会
2004年9月25日开始锚索施工,总共81孔(设计为76孔),至2004年12月25日全部结束,历时三个月整。工程结束后,通过近半年的定点变形观测分析(限于篇幅,成果列表从略),结果表明上述工程病害经综合加固处治后达到了预期效果:不良地质地层所产生的潜在滑坡、偏压和病害高挡墙滑移、开裂等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挡墙结构处于稳定安全状态,真正实现了挡墙基础无变形的目标。2005年元旦全线通车至今,运营正常。
“钢筋砼面板+预应力锚索”方案在本次加固处治工程中的成功实施,提高了不良地质地层破碎、松散岩体的物理力学性和稳定性,特别是施加了预应力锚索,通过锚固段和自由段的共同作用,使岩体和墙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极大地改善了病害高挡墙结构复杂的受力状态,尤其是解决了挡墙趾部应力集中、基底滑移等主要问题。从而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灾害性工程事故,也为我们今后处治类似工程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www.tmgc8.com
参考文献:
[1]赵仕礼等,丽水市绕城南线一级公路高挡墙病害致因浅析[J],浙江建筑,2006,23(4):45-46
[2] 宋修广等,软岩边坡加固中锚索预应力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7):43
作者简介:赵仕礼(1952-),男,四川省安县人,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1980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
学院道桥系,长期从事公路、市政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浙江省山
水建设有限公司,杭州市杭海路218号,310016,0571-28950211,13806507506,E-mail:zslcac@163.com上一页 [1] [2] [3] [4]
标签:暂无联系方式公路工程,公路工程
上一篇:超宽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