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0:56] 来源:http://www.tmgc8.com 园林绿化 阅读:3339次
在园林的构成要素中,建筑、山石、水体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缺少了植物,园林就不可能从宏观上作整体性的空间配置。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形姿、大小、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再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更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植物空间类型。这里,就从形式和功能两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实例对园林植物构成的空间作具体分类。
从形式上分:
(1 )开敞空间
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可以形成开敞空间。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乔木点植其中,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称得上开敞空间,但是,在庭园中,由于尺度较小,视距较短,四周的围墙和建筑高于视线,即使是疏林草地的配置形式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像草坪、开阔水面等,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容易让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
(2) 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比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个区域,设计者常会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开敞的入口某一朝向用植物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使人们一眼难以穷尽,待人们绕过障景物,进入另一个区域就会豁然开朗,心情愉悦。
(3) 覆盖空间
覆盖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的分枝点高低,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感。高大的常绿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不仅分枝点较高,树冠庞大,而且具有很好的遮荫效果,树干占据的空间较小,所以无论是一棵几丛还是一群成片,都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此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也能够构成有效的覆盖空间。
(4)封闭空间
封闭空间是指人处于的区域范围内,四周围用植物材料封闭,这时人的视距缩短,视线受到制约,近景的感染力加强,景物历历在目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宁静感。小庭园的植物配置宜采用这种较封闭的空间造景手法,而在一般的绿地中,这样小尺度的空间私密性较强,适宜于年轻人私语或者人们独处和安静休憩。
(5)垂直空间
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就形成了垂直空间,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由于垂直空间两侧几乎完全封闭,视线的上部和前方较开敞,极易产生“夹景”效果,来突出轴线顶端的景观,狭长的垂直空间可以引导游人的行走路线,对空间端部的景物也起到了障丑显美、加深空间感的作用。纪念性园林中,园路两边常栽植松柏类植物,人在垂直的空间中走向目的地瞻仰纪念碑,就会产生庄严、肃穆的崇敬感。
(6)天时空间
这里所说的天时空间包括随季相而变化的空间和植物年际动态变化空间。一切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而时间通常被称为四维度空间。因此植物的空间分类中,不可能离开时间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它不可能离开年复一年的年际变化,也不可能离开春夏秋冬的季相变化。
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自身经历了生长、发育、成熟的生命周期,表现出了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及由大到小的生理变化过程,形成了叶容、花貌、色彩、芳香、枝干、姿态等一系列色彩上和形象上的变化,并构成了“春花含笑”、“夏绿浓荫”、“秋叶硕果”、“冬枝傲雪”的四季景象变化。植物时序景观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也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可选择的空间类型。落叶树在春夏季节是一个覆盖的绿荫空间,秋冬季来临,就变成了一个半开敞空间,更开敞的空间满足了人们在树下活动、晒阳的需要。秋天的香山总有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欣赏它的遍山红叶;“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是说春天在白堤的垂柳树下行走是怎么走也走不够的。每种植物或是植物的组合都有与之对应的季相特征,在一个季节或几个季节里它总是特别突出,熠熠生辉,为人们带来了最美的空间感受。www.tmgc8.com
不仅这样,园林植物处于变动不居的时间流之中,也在变化着自己的风貌,变化着似乎凝固了的形象。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植物的形姿,从而影响了一系列的空间变化序列。比如苏州留园中的“可亭”两边有两株银杏,原来矗立在土山包上形成的是垂直空间,但植物经过几百年的生长历史,树干越发高挺,树冠越发茂盛,渐渐转变成了一个覆盖空间,两棵银杏互相呼应地荫庇着娇小的可亭,与可亭在高度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