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安放钢筋笼,继续灌注混凝土,成桩,当桩身配钢筋笼时,第一次混凝土应先灌至笼底标高,然后放置钢筋笼,再灌混凝土至桩顶标高。第一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灌入的混凝土量为限,不宜拔得过高。在拔管过程中应有专用测锤或浮标检查混凝土面的下降情况。
二、锤击沉管法施工注意事项
(1)混凝土预制桩尖或钢桩尖的加工质量和埋设位置应与设计相符,桩管与桩尖的接触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2)沉管全过程必须有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每根桩的施工记录员均应包括每米的锤击数和最后1m的锤击数;必须准确测量最后3阵,每阵10锤的贯入度及落锤高度。
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对于混凝土充盈系数小于1.0的桩,宜全长复打,对可能有断桩和缩颈桩,应采用局部复打。成桩后的桩身混凝土顶面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标高500mm。
(三)大型设备基础施工
1、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的配制,宜优先采用以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其重量允许误差为:水泥、外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严格控制,粗骨料控制在小于1%,细骨料控制在小于2%。
外加剂都必须按照要求在混凝土浇灌前进行抽检,质量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有防水防冻要求的特殊混凝土请湖南大学土木工程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严格按配合比配制。
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界面的集中,使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粘结加强,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从全部拌合料装放搅拌筒内起到卸料止,一般应不小于1.5-2.0min。
3、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法
①当基础底板厚度超过1.3m时,应采取“分层浇筑法”,即将整个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尚未凝结时,就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一般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浇筑;也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分层厚度宜为0.6-1.0m。www.tmgc8.com
②对于厚度较薄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底板,采用“分块分层法”,即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这样可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有利于控制裂缝,一般分块最大尺寸宜为30m左右。
(2)分层浇筑
分层浇筑时,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下层混凝土经养护其强度达到1。2Mpa,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室 外温度之差在25℃以下时进行。分层浇筑的时间间歇,一般为5-7d。
(3)暑期施工
暑期气温较高对混凝土浇筑不利,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
①混凝土出机温度,如在拌合水中掺入冰屑,在搅拌筒和输送管道上采取遮阳措施或经常喷洒冷水等;
②掺入适量毛石或粉煤灰;
③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缩小混凝土暴露面及加大浇筑时间。
(4)防止混凝土离析
当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采用串筒。串筒和漏斗的布置应根据浇筑面积、浇筑速度和铺平混凝土的能力确定,一般间距不大于3m。
4混凝土振捣
(1)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30s为宜,还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着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
(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内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5、混凝土养护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1)养护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①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塑料薄膜、草袋等)覆盖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同时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②保湿法是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用洒水、喷水、蓄水养护,使刚浇筑不久的混凝土在适宜的潮湿条件下,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面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
(2)养护时间
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6、混凝土测温
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要对混土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
(1)测点的布置
①沿浇筑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重测点间距一般为500-800mm;
②平面内应布置在边缘和中间,测点间距为2.5-5.0m;
③当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时,其插入深度不小于热电偶外径的6-10倍,测温点的布置,距边角和表面应大于50mm。
(2)测温制度
①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
②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③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3)测温
在测温过程在,若发现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6、钢筋工程
(1)底板钢筋一般采用对焊接头,如果施工及设计需要现场接头则采用电弧焊搭接接头,钢筋应在跨中焊接。柱子接头Φ16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Φ16以下的采用绑扎接头,相邻钢筋接头错开45d。
(2)钢筋绑扎顺序
底板钢筋→钢支架设立→柱插筋。www.tmgc8.com
(3)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1500毫米砂浆带或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带。保证保护层厚度。
(4)为保证螺栓孔位置正确,用L75角钢将螺栓孔模板固定。
(5)底板下层钢筋保护层采用@1500毫米砂浆带或同标号细石砼带。底板上层钢筋采用Φ18钢筋架凳,间距@1200毫米。
8、模板施工
(1)底板侧模采用SP-70模板支护。
(2)为确保工程质量,墙板模板均选用1200×2000毫米大块覆竹模夹板(δ=14毫米),间距不大于300毫米的60×80木枋加强.
(3)机械振捣时,应按《钢筋砼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能够依次按梅花状振捣,防止漏振、欠振。
(4)为保证预埋件位置正确,将预埋件焊接在构件钢筋上。
9、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见下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泌水和浮浆 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为1.5~3h,即控制在凝结前),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尤为严重 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井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轴水排出
设置后浇缝 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利用浇筑块的层面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满足绑扎钢筋、预螺栓 后浇缝的设置和处理无规定时,其间距般为20~-30m,缝宽1m,在后浇缝形成40d后封闭,冬期可适当延长封闭前应仔细凿毛,并将钢筋按设计要求连接好,要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将缝灌密实
模板变形 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振捣混凝土的振动力,产生过大的变形木模板吸收混凝土表面水分后膨胀变形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模板、立柱、拉杆以及支撑体系的所有构件,进行设计计算并取足够的安全储备优先使用钢模板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
(四)小型设备基础及独立基础施工
1、技术准备工作
(1)施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交底,要详细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严格按照程序和技术要求施工。
(2)基础浇灌前,所有混凝土材料(包括矿渣水泥、砂、石、外加剂、温度表、混凝土养护覆盖材料、施工工具设备等)均应准备妥当,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3)外加剂都必须按照要求在混凝土浇灌前进行抽检,质量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有防水防冻要求的特殊混凝土请湖南大学土木工程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严格按配合比配制。
3、钢筋工程
(1)底板钢筋一般采用对焊接头,如果施工及设计需要现场接头则采用电弧焊搭接接头,钢筋应在跨中焊接。柱子接头Φ16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Φ16以下的采用绑扎接头,相邻钢筋接头错开45d。
(2)钢筋绑扎顺序
底板钢筋→钢支架设立→柱插筋。
(3)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1500毫米砂浆带或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带。保证保护层厚度。
(4)为保证螺栓孔位置正确,用钢筋将螺栓孔模板固定。
4、模板施工
(1)底板侧模采用SP-70模板支护.
(2)为确保工程质量,墙板模板均选用1200×2000毫米大块覆竹模夹板(δ=14毫米),间距不大于300毫米的60×80木枋加强.
(3)机械振捣时,应按《钢筋砼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能够依次按梅花状振捣,防止漏振、欠振。
(4)为保证预埋件位置正确,将预埋件焊接在构件钢筋上。
(五)砖基础
基础砌筑采用MU15机制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砌筑前要对机制红砖的外观尺寸和强度以及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进行检查核对。砌筑前要将垫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按要求设置皮数杆,以控制灰缝的厚度和基础标高。
(六)土方回填
基础砌筑完并经隐蔽验收后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料为粘土。回填土采用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50毫米,压实系数不小于0.90,回填土密实度采用灌砂法和环刀法综合试验测定。
十二、主体工程施工
1、施工程序:(排架结构)
2、钢筋施工www.tmgc8.com
(1)钢筋车间设于现场,钢筋一般采用对焊接头,机械制作。设对焊机、弯曲机、切断机及冷拉调直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基坑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