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内容:
一、交底范围
适用于本合同段范围内鱼塘清淤换填施工。
1.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第四系空隙潜水主要分布于覆会盖层空隙中,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弱发育;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主要分布于白云质灰岩节理裂隙和溶洞中,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较发育。
2.线路DKxxx~+xx范围内均有水塘,水塘深约2.5~3.0m,水深约1.5~2.5m,塘底淤泥厚约0.5~1.4m。
本区段路基位于水沟、水塘和鱼塘段,塘底为饱和、流塑状的淤泥,因此水塘段地基排水后需要清淤换填才能保证路基质量。
-
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量→排水输干→挖除换填土层→确认换填范围、深度、承载力满足要求→填料摊铺,分层厚度不超过工艺试验确定的标准(填料选择需符合设计要求,填料粒径及含水率需检验合格)→平整压实,达到设计要求→质量合格→填筑下一层。
2.施工排水
鱼塘抽水前,先进行原地面联测,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作为鱼塘清淤换填工程量的计算依据。
排水时根据水塘面积及路线占地情况,对于面积很大的水塘可以先修筑围堰,然后抽干围堰内的水,对于较小的水塘可以直接抽水,抽水前先将塘中的杂物和设备清理干净。
鱼塘抽水时,将水排入附近自然排水系,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投入4台抽水水泵,每台水泵每小时抽水50m3左右,抽水时,逐个鱼塘进行,可保证每个鱼塘水一内排完,确保施工进度。
3.淤泥地形联测
抽水完毕,露出淤泥面,在进行清淤前,测量队测量开挖面积及淤泥顶面原始标高,之后,监理工程师对测量结果复核签认,作为计算开挖淤泥工程量的依据。
4.清淤换填施工
清淤暂按照设计深度考虑,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清淤换填深度不小于1m。淤泥清除后,应保证塘底大致平整。若施工中发现设计换填底以下仍存在软弱土层应加大清淤深度,全部清楚至硬底,再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看是否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达到设计要求后,开辟施工场地并进行压实,在坡脚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
(1)开挖探坑确定换填土层挖除后,坑底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并碾压密实。底部起伏较大时宜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
(2)换填土层采用机械挖除时,应预留保护层由人工清理,其厚度宜为30~50cm;
(3)换填部位开挖完成后应及时回填。首先在基底抛填50cm厚片石再分层回填AB料并分层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见下图:
(图略)
(4)换填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防雨水浸入地基。
5.清淤原则
(1)清淤必须干净彻底不留死角。
(2)清淤深度视现场情况而定,上报监理工程师,经过业主、设计单位认可后,标准以能保证清淤工程量及工程质量为宜。
(3)清淤前后及时拍照存证。
6.清淤后测量
清淤完毕后由测量队测量开挖面积及清淤底面标高,监理工程师对测量结果复核签认。再根据清淤前开挖面积及淤泥顶面原始标高,计算出清淤工程量,作为开挖淤泥工程量的计量依据。再根据鱼塘抽水前,原地面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的原地面测量数据,作为鱼塘换填工程量的计算依据。
四、换填土填筑层压实标准
换填土填筑层压实表
填料类别
压实系数K
地基细数K30
相对密度Dr
孔隙率n
AB组土
-
120
-
32
改良土
0.90
80
-
-
五、安全保证措施
1、清淤作业防止人员陷入,软土地段机械作业应考虑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机械作业要求,不能满足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3、现场机械停放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做到文明有序;
4、土方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管控,加强安全教育。
六、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场地的废弃物,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做到文明施工,充分体现施工的现代文明。
上一篇: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