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0:56] 来源:http://www.tmgc8.com 园林绿化 阅读:3593次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谈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时指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城市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建设这一问题,是关乎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升生活品质的头等大事。城市建设,主要靠的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固有价值,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西溪之胜,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山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之中,以其静、其幽、其野、其韵而别开生面,独特鲜明。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保护和建设中,严格按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一是要尊重自然,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风采,坚持“生态优先”。二是要充分尊重现存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和环境,优化质量,彰显特色,把握“最小干预”。三是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地域历史人文的“遗传基因”,体现“修旧如旧”。四是要尊重、发掘并且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力求充分展示该地域的“人文神采”,突出“注重文化”。五是要坚持以保护为手段,实现为人类所享用的目的,凸显 “以人为本”。六是要将保护和利用导入良性的循环状态,持续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领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智慧的长河,它使人明智。要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才能科学地发展历史文化。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个成熟的城市不能割断历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在经历了无数的教训和挫折之后,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保护所承载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地铁、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极为珍贵的重要内容。
1 西溪文化保护的意义所在
恩格斯在评论托•卜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一书时申明:“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怀疑和轻视历史的启蒙: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西溪保护与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西溪文化的表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既体现在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体现在物质实体具象和精神文化空间,体现在各种无机或者有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要素中,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中。西溪的历史文化是积淀而成的,同时也是演绎着的、发展着的,这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未来无疑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溪的历史文化是需要人为有意识地保护的。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曼弗德提到:城市的作用和贡献在于它能保存、流传和发展社会历史文化。南宋皇城遗址、大运河、钱塘江、西湖、灵隐寺、西溪,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该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基因,才会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失去了自己历史文化的城市,只会迷失发展方向。西溪文化资源也和其他的文化资源一样,因不可再生性、日益稀缺性,更显得难能可贵。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和近年来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一样,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为杭州、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一块有纪念性的,值得人民深思的近代史迹,留下一片有利于城市环境改良的游赏休憩地。这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和可以永载史册的事业。而与之相反,如果在城市建设中,隆隆作响的推土机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消失殆尽,那么就会使整个城市不仅失去了功能结构上的平衡,也会使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无所皈依,且给予世人心目中的文化情结以重创。
西溪文化伴随着一个进化、优化的过程。保护人类创造和发现的优秀文化遗产、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结晶并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这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结构形态优化和发展方向确立,因为,所谓“过时的东西”,相比之现在许多“时髦”的东西,除了某些材料不同外,无论是设计理念、基本原理和艺术手法都具有某种历史先进性。www.tmgc8.com
在西溪文化的挖掘中,我们发现,西溪文化保护利用中的环境和文化景观具有“隐形科学”的特质。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使其文脉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使其历史文化的特质蕴含在山水、建筑、景观、文化活动中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办事“思想领先”,绘画“意在笔先”。诸多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思想”观念,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它会以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或有形的力量作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建设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中,虽说从来也不乏“文化保护”观念,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高度重视。
翻开历史的书卷,后朝破坏前朝的城池宫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恶习和极其有害的思想观念。但历史文化破坏与保护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按常规,乱世则破坏,盛世则建设。然而事物的表现并非绝对如此。有时乱世也有保护,盛世也有破坏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盛世的破坏现象更严重:规模大、来势狠、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且无可逆性,难于制止,连环境根基也破坏得十分彻底,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性甚于不可预计的天灾人祸。杭州在元朝、太平天国和清朝,古都的历史遗存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太平天国时期,也对西湖的山山水水进行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清代大兴旗营,使西湖受到了重创。解放以后,又经历了“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可谓杭州历史文化的大悲哀期。
我们说,西溪历史文化的保护运动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尤其是随着保护工程的推进,其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建筑、园林、环境等,同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十分密切,其时空跨度、其影响广度、其信息强度、其意象深度均不可小觑。如果说,杭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么西溪就是其中最美的画卷之一。所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建设,何只“百年大计”!
2 西溪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
西溪,历史上泛指东起古荡西至留下,南临老和山、北高峰、小和山上脊以北丘陵缓坡地带,北至余杭塘河两岸的水网平原。《西溪志》曰:“西溪,在石人岭至秦亭山一带岗峦以北,源出留下小和山,流经状元峰、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绕古荡经松木场北折,汇入余杭塘河,全长15公里,溪流小而狭窄,而多深曲,颇富江南水乡田园风情”。据《南漳子》载:“当天目山下流积冲,潴为巨泽,蛟之所出没”。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西溪已有1000多年历史。环境优美、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西湖与西溪,历来被称为“姐妹双姝”,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有着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
正因为如此,西溪的保护工程首先是生态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自2003年8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零十个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对外开放,西溪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市之肾”重新发挥出强劲的功能,众多鸟类又找回它们栖息的天堂,植物更加郁郁葱葱,西溪湿地美景重现世人面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了生态保护培育区,保护了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西溪的保护更是文脉工程。如果说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西溪焕发出活力和青春,那么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则使西溪有了活的灵魂。西溪文化以其“梵、隐、俗、闲、野”而独具特色,西湖区委、区政府为保护西溪文脉传承,率先在重大工程采取“文化前置介入”的方法,组成专家组,成立文化调研和文化遗存挖掘两大工作机构,对西溪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富而翔实的调研材料,收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桑渔耕实物。www.tmgc8.com
经过艰苦而充分的调查考证,西溪有很多文化内涵被我们重新认知。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衰落于抗战时期。西溪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必经之处。“古荡西溪天下闻”,这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所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交芦庵题名,并为秋雪庵的弹指楼题“弹指楼开”匾额。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西溪山庄”,赐题“竹窗”两字。西溪历史上迦蓝林立,钟磬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精舍宏开,梵音不绝,据《西溪梵隐志卷二•纪刹》载,有报先寺、永兴寺、古夕照庵、永乐庵、曲水庵、秋雪庵等大小寺、庙、庵、院等140余所。耕桑灌植,渔歌相闻,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著名的龙舟胜会、西溪拳船、蒋村武术、龙狮滚灯、东岳庙会、词人祭祀等都极具地方特色。竹荫梅栖,隐者幽居,自唐宋而下,多有名士游历和隐居西溪,有记载的如帝王将相、名士文豪、高僧名道就不下两百人。其中著名的有赵构、康熙、苏轼、赵孟頫、鲜于枢、董其昌、冯梦桢、厉鹗、杭世骏、古德法师等。
西溪如苎萝美人,未入吴宫,澹冶出娴,自然绝世。晚清翰林朱祖谋曾有“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可见西溪的文化底蕴与西湖同等丰厚,而又有别于西湖。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据,在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中,重点凸显水景特色,在东起深潭港、西至长家滩、南起沿山河、北至朝天暮港及新开河的西溪综合保护工程核心区块内,西溪湿地特有的水域景观、地貌景观、植物景观,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得以恢复。其中,重点恢复了秋雪庵、西溪梅墅、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泊庵、西溪水阁、深潭口、百家溇、烟水渔庄、烟水庵等十大人文景点。这些历史、民俗文化景点的恢复,对于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和利用西溪的历史文化,发展西溪的旅游文化已凸显出其特有的价值。目前,西溪湿地公园已接待游客162.68万人次。西溪一期开园以来先后接待江泽民、李鹏、乔石、尉健行、李岚清、吴仪、曾培炎等中央领导29人次,国家有关部委领导88人次,省内外政府考察团、境外考察团47450人次。2006年7月,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湿地后指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在2007年的“世界湿地日”讲话中,布里奇华特特别提出:“我希望杭州的西溪湿地也能被命名为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水产池塘类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