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0:02] 来源:http://www.tmgc8.com 工程设计 阅读:3182次
2. 地基液化判别(上:第7.2.1条):
(1)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判别,当标准贯入击数ncr<6时,判别为液化(上:第7.2.1-1条);
(2)静力触探试验判别:当实测比贯入阻力ps或双桥探头实测锥尖阻力qc 3. 紧靠承台底面、厚度<3m的非液化土层,其摩阻力应乘以与其下卧液化土层相同的折成系数(上:第7.3.6-1条);
4. 根据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和地基液化等级,地基抗液化处理选择(上:第7.4.3条):
(1)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如桩
基等;(2)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如加固或挖除部分液化土层等;
(3)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减小不均匀沉降或较好适应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5. 采用桩基来消除地基液化土沉降时,桩端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稳定土层不小于1.5m或2倍桩径(上:第7.4.4-1条);
6. 采用基础深埋来消除地基液化土沉降时,基础底面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稳定土层不小于0.5m(上:第7.4.4-2条)。
七、减少和适应地基变形的措施
1. 多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原则(上:第12.2.3条):
(1)同一结构单元宜采用同一类型基础;
(2)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宜设置在同一标高和性质一致的土层上;
(3)加强条形基础刚度,或采用刚度大的基础形式,或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减少基底附加压力;
(4)宜使基础底面形心与荷载合力点重合。
2. 建筑物各单元的荷载不宜相差过大,平面简单整齐(上:第12.3.1条);
3. 考虑相邻建筑物地基变形产生的相互影响,否则相邻建筑应保持一定距离,最小距离可视预估沉降量和被影响建筑物的长高比确定(上:第12.3.2条);
4. 在建筑物可能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的部位,设置沉降缝(上:第12.3.3条):
(1)建筑平面的显着转折部位;
(2)建筑高度或荷载差异及沉降差较大处;
(3)长高比过大砌体承重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压缩性有显着差异处;
(5)两结构单元或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6)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7)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上:表12.3.3)。
5. 由主楼和裙房组成的高层建筑,当采取下列措施后,主楼与裙房可连成整体而不设沉降缝(上:第12.3.4条):www.tmgc8.com
(1)裙房基础从主楼基础上挑出;
(2)减少主楼的沉降量来控制沉降差;
(3)采用后浇带等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措施,减少后期沉降差。
6. 对于砌体承重的多层建筑,纵向墙尽可能少转折,且内横墙间距不宜过大,层层设置封闭式圈梁以加强整体刚度和强度(上:第12.3.7条):
7. 地面堆载(上:第12.3.8条和第12.3.9条)
(1)预估沉降量;
(2)考虑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3)不应直接压在基础上方;
(4)宜采用静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