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6:58:43] 来源:http://www.tmgc8.com 建筑设计 阅读:3629次
近年来,在建设领域不断推出和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取代传统粘土砖,以达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随着“禁实、限粘”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型墙体材料用作框架结构房屋的分隔和围护墙的填充材料。目前我市多、高层住宅设计中,普遍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层中一般以加气混凝土轻质填充墙作为房间分隔。该部分墙体粉刷前虽然采用了拉结钢筋、钢板网片等连接措施,但由于设计、施工工艺、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墙体粉刷后经常会产生墙体裂缝,尤其是墙体斜裂缝,施工中最不易控制,已经成为混凝土结构住宅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墙体裂缝不仅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更因外墙渗漏而成为社会关注和百姓投诉的热点。结合我市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与相关监理、施工等单位深入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将就贯穿加气混凝土墙体的裂缝的原因以及防治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裂缝的产生
1 工程中主要裂缝的基本特征
(1)砌块墙体与框架柱、梁间的裂缝;
(2)砌块间产生的垂直裂缝;
(3)墙体产生的深度斜裂缝;
(4)小范围产生的不规则的裂缝。
(5)门窗洞口的八字斜裂缝。
2 对照施工工序,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材料本身的原因
(1)混凝土砌块的质量:与混凝土的收缩与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生产环境、养护环境、龄期、外加剂以及构件的形状的尺寸等有关。其中,龄期的影响最大,龄期越长,收缩变形越缓慢。实践证明,在龄期一个月时,其收缩变形可完成最终收缩变形的50%~60%,因此,规范明确规定“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由于目前建设规模大,工期短,任务急,对砌块的需求量大,而砌块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管理不够健全,这就导致不足龄期的砌块出厂即使用到工程上。这些不足龄期的砌块砌筑的墙体会发生很大的干缩变形,即在相同温差条件下,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变形要比粘土砖大两倍。再之,由于砌块的龄期短,强度低,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砌块缺棱角、裂缝甚至断裂,从而给砌体结构留下质量隐患,导致裂缝的产生。配合比对砌块的质量也有相当的影响,砌块的强度越低和收缩变形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砌块的强度越低,收缩变形越大,砌体受温度变化的变形也就越大,墙体就越容易开裂。
(2)砌筑砂浆的质量:砌筑一面合格的墙体需要有合格的砌筑砂浆,砂浆的标号、和易性都会对墙体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标号低、和易性差的砂浆将会降低墙体的整体性能,削弱墙体的抗剪和变形的能力,从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一般为M5。
2.2 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单位施工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裂缝是墙面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1)砌筑砂浆不饱满、不密实、通缝、瞎缝,是导致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
(2)忽视构造要求,未能按照规定采取抗裂措施。
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总会采取一些构造措施,以避免裂缝的产生。比如,在墙体与混凝土柱之间设置拉结钢筋,在墙体与柱、梁交接处设置钢丝网片。但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加之工人施工的马虎,或者不按规定施工,应该按照规定设置的拉结钢筋和钢丝网片有的没有设置,有的虽然设置了,却没有按规定的间距或长度设置,有的间距和长度都按规定设置了,但没有设置弯钩,也有的一切都按规定设置了,但拉结钢筋与柱和墙体的锚固不牢,从而失去了锚固的作用。
(3)规范规定每次墙体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片面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是不论墙体有多高,总是一次砌到顶部(包括封口),导致墙体变形 。
(4)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上不到位,工种交叉施工时马虎,后道工序对已完成的成品墙体肆意践踏而导致裂缝。比如:立模时不能很好地保护墙体,而使已经成型的墙体松动或移位;水电管不是随墙体同时埋设,而是在墙体成型后随意打凿,墙体破坏严重。
二、裂缝的控制措施
对于以上各种问题,建议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并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了相应的技术、管理等改进措施。
1、框架柱、墙与维护墙联结措施的改进。
(1)按规范规定:主体结构与围护墙的拉结筋为2€%~6,其间距不大于600mm。但在实际施工中发现预埋的拉结筋不合砌块模数,不易对准砌体的灰缝,从而不能很好的充分发挥墙体拉结筋的拉结作用。故采用后植筋方法,且在砌筑时采用在拉结筋根部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一个齿槎,与砌体同厚,使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构成键槽连接。同时在每层墙高的中部均增设了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C20混凝土腰带,纵筋为2€%~10,箍筋为€%~6@200。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墙体与主体框剪结构的联系,使墙体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提高了约80%左右。消除了主体与围护墙体竖向裂缝的产生。
(2)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窗台与窗台墙交接处因受力不均及墙体压缩变形而发生裂缝现象,故在窗台处设置了2€%~10,C20钢筋混凝土现浇带与主体贯通以抵抗变形缝的产生。使其作用与混凝土圈梁等同,约束了墙体的干缩及温度变形,从而增加了砌体的整体刚度。
2、砌体砌筑质量控制措施。
(1)保证砌筑质量,为下道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预防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砌筑前砖(砌块)的湿润程度以及施工过程中砂浆的配合比拌制、砌体的组砌形式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
(2)在砌体砌筑前,根据每层框剪结构净高计算皮数杆皮数及砌体组砌方式。检查并修正补齐拉结筋及腰梁(板带)钢筋。对于外墙砖砌体必须保证最上一皮砖上面留出约140mm高的空隙,以便日后用砖斜砌挤紧顶梁。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每天砌筑高度不大于1.8m,砌至梁板底时,间隔7—15天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灰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对于内墙砌块砌体,最上部和最下部各用两皮空心砖砌筑,并在最上一皮砖上方留出约80mm高的空隙。以便日后用C20膨胀混凝土挤堵密实,并且在填充墙与柱、剪力墙交接处勾出10mm€?0mm的缝。并且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每天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8m,填充墙砌筑好7天以后从两头同时用小砖斜砌,斜砌时要确保顶端及下端空隙的砂浆要挤压密实,
(3)由于本工程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刚砌筑好的砌体强度比较低。为保护砌筑好的墙体,砌筑后应尽量保证墙体避免撞击振动,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以保证砌体强度能够得到正常的增长。
3、抹灰质量控制措施。
(1)抹灰前用钢丝刷对抹灰面满刷一遍,再用压力水进行冲洗,清除灰尘等杂质对砂浆与墙面粘附力的影响,同时对墙面进行了湿润。随后对砌块砌体和混凝土部分进行满面喷浆处理。抹灰前墙体表面应保持湿润。若墙面基层有凹凸不平现象时,在抹灰层较厚处先用砂浆分层找平,必要时要用钢丝网加固,每层找平厚度不得大于10mm,层与层之间的粉刷间隔不得少于24小时。
(2)根据施工规范规定,墙体应分层进行抹灰,并且在每立方米砂浆中掺入1kg的抗裂纤维。因砌块的强度较低,若抹灰层强度较高,则会出现空鼓或放射性空鼓裂缝。故基层采用强度较低的1∶1∶6混合砂浆,适当提高砂浆配合比中粗砂的比率,以减少砂浆干燥收缩。中层或面层采用1∶0.3∶3混合砂浆。总厚度应控制在20mm左右。若厚度太大,应采用隔天分层刮糙的办法进行处理。建筑物外墙面采用45mm€?45mm面砖,砖饰面采用1:2.5的水泥砂浆进行粘结。这样,通过砂浆强度由低向高过渡,同时兼顾基层材料和外部砖饰面(面层)强度要求,从而更好的防止了由于应力突变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若墙体面积较大,抹面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最大间距为2m。抹灰完成后墙面涂料施工前嵌填弹性腻子至面层平。分格缝释放了大部分抹灰层干缩应力,从而减少了抹灰层干缩裂缝。
(4)抹灰面层收水后,即用木蟹磨平、压光,待手按无明显下陷时再次压光,压光不得少于三遍。禁止表面批水泥浆或撒干水泥,在最后一遍压光时随即用毛刷拉细毛,这样就避免了压光过早和表面压的过于光滑而引起砂浆的收缩裂缝。
(5)在墙面上凿槽敷管时,使管道表面应低于墙面4~5mm,并将管道与墙体采用铁丝钉固定牢靠,不得有松动、反弹现象。然后浇水湿润。嵌填水泥砂浆,填补至与墙面相平。并沿管道敷设方向铺10mm€?0mm的€%~8钢丝网,其宽度跨过每边不小于50mm,蹦紧钉牢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对于大量管道集中通过的部位,以支模当作构造柱浇筑C20混凝土进行处理。
(6)填充墙与混凝土梁、板柱、剪力墙、预留箱盒等不同材料交接处,均应沿交接处长度方向铺设宽度每边不小于150mm的钢丝网,并且用钉将网绷紧钉牢,以作防裂措施。在进行抹灰前首先要用801胶素水泥浆刷钢丝网,以水泥浆刚好覆盖完钢丝网为宜。一般厚度都不应大于3mm。隔天再做下道抹灰工序。从而就能够很好的保证了饰面层(面层)与填充墙体的粘结效果以及防止裂缝的产生。
4、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
要求施工现场做好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配合比牌,设置地磅按照配合比严格控制好水、水泥、砂、石子的重量,并做好相应的技术记载。
(1)严格砌筑砂浆的质量
要严格砂浆的配合比,控制砂浆的和易性,要做到随搅随用,杜绝已经硬化的灰浆上墙砌筑,以确保砌筑砂浆的质量。
(2)严格砌筑程序,严把砌筑质量关
砌筑前,技术人员要对砌筑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提出砌筑中的注意事项。
①严格砌块的含水量
现场施工时,不应对砌块浇水,堆放场地要有排水措施,太干的砌块应在砌筑一天前适量洒水湿润,尤其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更应注意这一点,但不宜洒的太多;
②严格砌筑方法
砌筑墙体时,砌块应底朝上反砌于墙上,以增加铺灰面积,减少砌筑难度;铺灰不要太长,应做到随铺随砌,以免水分散失过快,砂浆板结,尤其在炎热的季节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以上是我个人在工程质量监督中对框剪结构填充墙裂缝质量控制的一些认识与实践经验,只要在施工前做好预防、施工过程严格规范,措施得当,就会使其裂缝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