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0:56] 来源:http://www.tmgc8.com 建筑设计 阅读:3331次
摘 要: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得到了桩土沉降与荷载之间的关系,获得了褥垫层厚度及对桩身轴力、桩土应力比、桩土沉降等的影响规律,其结果可为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褥垫层;有限元
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aysh graval pile),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合形成的高黏结强度桩,而CFG 桩复合地基是由桩体、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组成,属刚性桩复合地基。CFG桩桩体材料可以掺入工业废料粉煤灰、不配筋以及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且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一般为桩基的1/3~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CFG 桩复合地基开始应用于多层房屋,如今在许多20~30层高层建筑和31~35层的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单桩问题是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基础,单桩模型比较简单,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干扰较少,能更直接反映影响因素的作用。本文主要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充分考虑了桩间土和褥垫层的材料非线性和桩与土、桩与褥垫层、承台与褥垫层、褥垫层与桩间土的接触非线性,研究CFG单桩在竖向荷载下褥垫层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特性。
1、CFG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1.1 有限元程序
本次计算采用的是ANSYS9.0程序,它是美国Swanson公司研发的一种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 它集结构、热、流体、电磁场、声场和耦合场分析于一体,其用户涵盖了机械、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水电、地矿、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有较强的非线性功能。
1.2 单桩复合地基的模型建立和假定
1.2.1 有限元分析模型
对单桩问题,可将桩、承台截面按面积相等简化为圆形,这样三维问题转化为轴对称问题,可按二维问题进行计算。桩、土、垫层及承台均采用四结点plane42单元,采用刚体-柔体接触面单元进行各接触面模拟,即target169与contact171单元。采用网格划分时在桩顶、桩端进行网格加密,计算网格单元1080个,节点总数为1223个;桩长5m, 桩径0.5m,有限元解域侧面边界取褥垫层外桩径的20倍,解域底部边界取1倍桩长深度,边界条件为两侧边均无水平位移,底边完全固定。计算采用的各材料的力学参数见表1,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见图1。
表1 材料属性参数
材料
变形模量
(MPa)
泊松比
粘聚力
(kPa)
内摩擦角
(°)
承台
25000
0.15
垫层
80
0.25
0
40
桩
10000
0.15
土
25
0.30
30
20
图1 有限元计算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简图
1.2.2 有限元计算假定
为不失结构体系主要性质和便于上述模型的数值分析,计算中做如下假定:
(1)同一种材料为均质、各向同性体。
(2)假定土体、褥垫层均为理想弹塑性体。
(3)假定CFG 桩体、承台为线弹性体,符合广义虎克定律。
(4)土体、垫层的本构关系为Drucker-Prager理想弹塑性模型。
2、有限元结果分析
图2系褥垫层厚度为200mm时的桩土沉降与荷载之间的关系曲线,与大量现场实测所得结论是一致的。可见,由于设置了褥垫层,一部分荷载通过褥垫层作用在桩间土上,桩顶沉降略小于土表面的沉降,且随着荷载的增加,桩顶、土表面的沉降也增加。当荷载较小时,沉降基本为线性;当荷载超过一定水平,垫层内部、桩顶、桩端开始出现塑性区域,垫层、土体的变形加大,沉降呈非线性增加。
2.1 桩身轴向应力与褥垫层厚度的关系
不同厚度褥垫层情况下与桩身轴向应力沿深度的变化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
(1)H=0时,桩顶以下各部位位移都大于相应部位土的位移,桩间土对桩产生与桩位移方向相反的侧阻力,即正摩阻力,因而桩的最大轴力在桩的顶部且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2)H≠0时,由于桩顶的沉降小于桩间土的表面沉降,所以在桩顶以下某个深度z0范围内,桩间土的位移大于桩的位移。在这一范围内的土体将对桩产生与桩体位移方向相同的摩擦力,即所谓的负摩擦力。当z>z0时,桩体位移大于土的位移,土对桩产生的是与桩体位移方向相反的力,即正摩擦力。z0处桩体位移等于土的位移,该段面所处位置为中性点。这样,在z0以上的桩体,轴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z0以下的桩体,轴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桩身最大轴力在中性点处。这一特征可以从各应力图中非常明显地看出来。进而我们可以从图中得出,z0的值约在0.5~1.0m之间。www.tmgc8.com
2.2 桩土应力比与褥垫层厚度的关系
图4系荷载为120kPa情况下不同褥垫层厚度与桩土应力比关系曲线。由该图可知,褥垫层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较大。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加,荷载进行转移、调整的空间加大,更多的荷载可向土体转移,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当褥垫层厚度增大到一定水平,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大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再明显,最后趋向一定值,表明荷载在此厚度的垫层内已得到充分调整,增加厚度不能再显著降低桩土应力比。实际工程中合理的褥垫层厚度为100~300mm左右。
图4 不同褥垫层厚度与桩土应力比关系曲线
2.3 沉降与褥垫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5系荷载为120kPa情况下,桩—土沉降与垫层厚度关系的曲线。该图表明随褥垫层厚度的增加,桩顶作用的荷载减小,使得桩顶沉降略有减小,而土体表面作用的荷载增加,加大了土表面的沉降。但当垫层厚度超过一定水平,桩顶、土表面的沉降基本不变,这说明在此垫层厚度范围内(垫层厚度为40cm左右),荷载已得到充分调整,桩顶、土表面的应力值基本不变,因此沉降也不变,此时承台的沉降增加主要是垫层压缩量的增加而引起的
2.4 沉降与垫层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6系荷载为100kPa情况下沉降与垫层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由该图可以看到,随着垫层压缩模量增加,桩顶分担的荷载增加,其沉降也增加;而土体分担的荷载减小,其沉降也减小,土体与桩顶的沉降差,即上刺入量也减小。当垫层压缩模量超过一定水平,二者的沉降变化梯度都减小,此时垫层的调整均化作用已经很小。因此,垫层压缩模量对CFG桩复合地基实现桩土的协同作用有重要意义,在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垫层压缩模量是非常必要的。
3、结论
(1)采用本文建议的模型、假定,充分考虑桩间土和褥垫层的材料非线性和各接触面的接触非线性,对CFG单桩复合地基进行有限元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结果可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由文中有限元分析可知,CFG单桩复合地基中的褥垫层对于调整桩土荷载的分担,减少承台底面的应力集中,进而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起着明显的作用,是保证CFG桩桩体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阎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 郑东明,邓安福,吕镇江.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效用的有限元分析.地下空间,1999.
3 龚晓南. 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 张建伟,戴自航. 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效用的有限元分析,岩土力学.第26卷增刊,2005.
5 王瑞芳, 雷学文. CFG 桩复合地基沉降数值分析[J]. 建筑科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