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6:58:43] 来源:http://www.tmgc8.com 建筑设计 阅读:3672次
摘要:建筑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质量通病。墙体裂缝的出现,轻则影响房屋的美观、适用性和耐久性,严重的将影响到整个房屋的结构承载力及使用寿命。本文总结分析了建筑物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墙体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建筑物;墙体;裂缝;原因;控制措施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筑业一直属于上升阶段,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努力做好,尽量让裂缝少出现,工程质量提高,满足全社会的共同需求。
1 墙体裂缝形成的实际原因
1.1 设计方面的原因
高低形建筑物未设沉降缝,并因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而使墙体产生受剪和斜拉作用;建筑物荷载在基础平面上分布不均匀,或者桩基受载大小不均匀,引起结构变形和地基发生非均匀沉降;基础型式和结构设计不当,结构本身强度和刚度较低;建筑物高宽比太大,即长细比太大,整体刚度不足;建筑物过长未设伸缩变形缝;底层和顶层结构整体强度和刚度差;框架结构构件联系不当。如阳台(或挑台)砼压顶(或扶手)锚入加气块墙体内不当。此处应设构造柱使之联系;框架结构柱距过大,按规范两柱之间应设构造柱而未设,填充墙层高过大应设拉结梁等而未设;建筑材料组合设计不当;荷载分析不全,设计把关不严,构件强度和刚度不足或局部失稳。
1.2 施工方面的原因
未按规范规程施工,施工程序方法和工艺不当且施工质量差;基础地质条件不均匀,施工处理不当,引起建筑物非均匀沉降;混凝土早期强度受损;砂浆标号太低,粘结力差,墙体整体性不强;砖砌体组砌方法不正确,如通缝接槎不合要求等,使建筑物整体性较差;施工时应设拉结筋或钢丝网片而未设,或设置时不合规范化,或者锚固不牢,使墙体不能形成整体,成为各块分离的独立式墙体;混凝土施工质量和维护保养差,使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降低。
1.3 环境材料和管理方面的原因
邻近建筑物的基础施工或其设备机械振动引起建筑物基础沉降而开裂或使结合面裂缝(包括收缩缝等缺陷裂缝)扩展延伸;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地基下沉而使墙体开裂;环境温差引起墙面开裂;因建筑物群体引起气流或者是大风挟雨水对墙体经常性冲击荷载;柔性好的结构,因局部受压过大,使梁和柱某处或多处出现铰结,造成结构特性发生变化(或者超静定次数减少)结构变形很大;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不当,尤其是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顾此失彼而引起的墙体开裂;未严格对项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交底不明,把关不严,措施不力引起施工质量差。
2 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影响墙体开裂因素很多,以成因机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裂缝;另一类为表面裂缝。控制办法是针对这两类裂缝产生原因,业主从设计角度,施工角度,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用系统过程管理方法进行予控。
2.1 从设计角度予控
设计单位应主要解决结构裂缝,这种外力产生结构裂缝一般可通过设计单位精心设计较好地解决。
(1)增强建筑物结构强度与刚度,使之整体坚固、抵抗外力,即使有外力作用也应控制其应力,通过结构徐变,达到应力尽可能消除,使墙体因外力产生的应力在墙体材料允许应力范围内或是因应力松驰使产生裂缝闭合,然后修复。重点解决非均匀沉降产生的应力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变形应力。增强底层结构强度与刚度,抵抗沉降变形应力,重点解决出墙端头两个单元窗周45度斜裂缝,建议窗台处设置通长(60厚×墙体宽度)抗裂变形钢筋混凝土梁,此梁通长至两端框架柱或者构造柱,配筋4Φ8分布筋为Φ6@250或2Φ8通长钢。
(2)增强顶层结构强度与刚度,抵抗温度筋网片。变形应力,重点解决山墙端头两个单元窗用45度斜裂缝。建议窗顶过梁拉通伸至两框架柱或构造柱内。或者窗洞两侧加构造柱。
(3)基础受力应均匀,建筑物重心和基础形心应重合。桩基每根桩受力应一致。地质水文条件和周边环境应调查研究透,基础形式和结构形式要合理。
(4)高低形建筑应设沉降缝,建筑物过长应设温度变形缝。
(5)防止外墙部分悬挑构件,因与主体结构联系不当,而产生细小裂缝。
(6)框架结构阳台混凝土压顶或钢扶手与墙体联系处应设构造柱。
(7)框架结构无烟灶台、窗悬挑板或雨蓬等墙体悬挑构件应通过梁(或柱)与主体结构联系在一起。如果联系构件是梁,则梁两端必须与框架柱或构造柱联系在一起。www.tmgc8.com
(8)悬挑处屋顶山花(高出屋面较高)结构设计应既考虑满足平稳要求,又要考虑与主体结构联系,防止因为水平力引起的墙体开裂。
(9)框架柱距过大,尤其山墙处,应在两柱中设构造柱。
(10)应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宽度之比,即建筑物长细比不能太大。
(11)砖混结构构造柱设置应合理,数量不应太少。
(12)选用涂料饰面应选用延展好的涂料。
2.2 从施工角度予控把关
从施工角度解决墙体裂缝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和最终的解决方法,费用相对比较经济。
(1)墙体施工均应按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精心施工,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砖和砂浆标号应满足设计要求。砖在砌筑前要湿水,砖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尤其内外墙体的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对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对留置斜槎有困难且要留置直搓以及构造柱两侧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必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锚固必须牢靠。砖墙砂浆饱满度要高。据唐山地震调查表明,房屋的破坏一般发生在内外墙的接槎处,而这些破坏多由于施工时留置直槎而且施工质量很差,砌筑砂浆不饱满所引致的。
(2)确保面层与砌体的结合牢固。消除结合面缝。砌体抹灰前要清理,并且墙面浇水要透和匀;加气块砌体还应刷107胶。
面层施工工艺、方法要当,工期不能抢,质量要好。首先要选用好水泥和砂,外墙应选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的杂质和含泥量要少,颗粒应符合要求,力求消除砂浆自身结合面缝。砖混结构墙体面层可以二道成活,但框架结构宜三遍成活,厚度25为宜,每层抹灰施工完成后应浇水养护,并间隔一定时间(不少于7天)再抹下一层灰,且抹灰前,其上面一层要浇水湿润,为消除结合层裂缝,应刮水泥浆(水灰比0.37~0.4)一遍,刷107胶也可,并应修复封闭已产生的干缩裂缝,以使两层结合牢固,面层施工完后应养护不少于3天。抹灰建筑砂浆宜掺加杜拉纤维等增强材料。
(3)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基础施工程序、方案,要进行论证。土方堆放,或临时建筑物与材料设备要尽可能离基坑远些,减少其对基底产生的附加应力。基础验槽、验桩应仔细认真。严格控制基础施工质量。隐蔽工程刻录要真实、准确。基础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达到设计强度70%后,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防止其早强受损产生细小裂缝,影响其抵抗荷载变形能力。
(4)上部结构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楼板、过梁、连系梁支座处应座浆。座浆采用1:3水泥砂浆,厚取20mm,这样可增强建筑物整体刚度。
(5)对钢筋混凝土梁板,施工时要防止踩陷负筋。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6)混凝土施工质量要严格控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模板要清理、修整或更新,并且支撑牢固,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骨料级配。防止早强受损并注意维护保养,且拆模不宜过早。拆模时间应以其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试验结果为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裂缝应针对成因,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设计及加强施工等方面的管理,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数量和宽度,以确保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7-58.
[2]唐祥忠.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