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倒扁梁楼板施工工法

[12-11 17:01:08]   来源:http://www.tmgc8.com  建筑设计   阅读:3366

“复合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倒扁梁楼板”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的专利技术(专利号:ZL95224061.0),由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京都商业中心9#商住楼是该专利技术在国内工程中的首次应用,在实施中研究制定了施工工艺要点和保证质量的措施,即:梁柱节点加抗剪销筋、早强缓凝多功能补偿收缩混凝土、增强憎水膨胀珍珠岩板铺设工艺、混凝土二次振捣二次抹压工艺等控制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实现了专利技术向工程应用的转化。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一、特点

    该工法具有改善层间隔音、便于结构板内埋设管线维修、减轻结构自重、有效地降低楼盖结构层高度、增加建筑面积、突破以往的跨高比限制实现大柱网大开间、楼板底面不用吊顶、提高建筑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及节约建设投资等特点。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用该项专利技术的高层或超高层宾馆、商住或住宅楼。

    三、工艺原理

    1.“复合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倒扁梁楼板”是一种介于框架梁板楼盖和无梁楼盖之间的结构形式,它是将预应力混凝土倒扁梁隐含在楼板内,使楼板下表面平整。倒扁梁的截面宽而扁,倒扁梁之间与楼板的底层混凝土和底层钢筋网片连成槽体,槽口朝上,槽体内填充增强憎水膨胀珍珠岩板。待填充完后,布放面层点焊冷轧带肋钢筋网片,浇注面层混凝土,与倒扁梁连成一整体(如图1所示)。


图  1

    2.倒扁梁内配有双向抛物线形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倒扁梁及楼板均为多功能补偿收缩混凝土,掺加特为该技术研制的JP2型早强缓凝复合外加剂。

    3.本工艺要求楼板混凝土分两次浇注,两层混凝土之间铺增强憎水膨胀珍珠岩板。上层混凝土要求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为保证铺夹心板和二次浇注质量,在面层布放冷轧带肋点焊钢筋网片以加快施工速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两层混凝土板间合缝严密。同时,采取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以减小梁、板的厚度,梁柱节点处采取增加柱中短钢筋和抗剪销栓的补强措施,使由于倒扁梁截面高度较小,而梁柱节点受剪切破坏力较大的缺陷得到弥补。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楼板模板预检→绑扎倒扁梁普通钢筋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绑扎楼板底层冷轧带肋钢筋网片→水电各专业管线预埋→隐蔽工程验收→浇注楼板底层混凝土→在楼板凹槽内填充珍珠岩板→在珍珠岩板上布放面层冷轧带肋点焊钢筋网片→浇注面层混凝土→洒水并覆盖塑料膜养护不少于14d。

    2.操作要点。

     (1)因楼板采用预应力技术,故在支梁板模时不能按常规起拱。梁均为上反梁,板底成一平面,采用整块竹胶原板拼铺底模效果较好,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及平整度。

     (2)梁柱节点处,由于倒扁梁截面高度较小,而梁柱节点受剪切破坏力较大,为使抗剪强度达到抗震规范要求,采取增加抗剪销栓的补强措施,如图2所示(具体配筋要经过设计单位验算)。


图  2

    (3)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①施工顺序。预应力筋下料→支定位筋→穿预应力筋→安放钢垫板、聚苯张拉穴槽模块、U形局部承压筋→验收→浇注混凝土并养护→张拉→切除余筋→封端→预应力施工缝浇注混凝土→二次张拉→切除余筋→封端。

    ②无粘结预应力筋布束。待倒扁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梁内布放预应力钢筋。从张拉端往梁内穿预应力筋,穿至张拉点模板前,及时安放好承压钢垫板和聚苯模块,钢垫板必须垂直于预应力筋的轴线,聚苯模块表面应包一层塑料膜,以便将来张拉穴槽清理,张拉端预应力筋外露不少于200mm。预应力筋在梁内呈抛物线形分布,水平方向均匀对称布置。预应力筋就位后,张拉端和埋入端均应设3Φ12@70U形局部承压钢筋。

    在穿筋过程中,发现预应力筋聚乙烯套管有破损时,应用胶带包缠至少两层,两边长度各大于破损处30mm。

    预应力筋布束固定好后,其池水电各专业方可进行管线预埋,且必须为预应力筋让路.不得随便改变其矢高。在进行电气焊作业时,不得烧伤预应力筋塑料护套和钢铰线,并严禁预应力筋过电流。www.tmgc8.com

    ③张拉。采取控制张拉应力值和伸长量的双控措施,以确保预应力值达到设计要求。张拉前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35N/mm2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张拉控制应力采用0.7fptk。张拉前计算张拉油压、初始油压、张拉伸长量,并做好张拉记录。张拉顺序以“数层浇筑,逐层张拉”为原则。

    ④封端。张拉结束后,多余的无粘结筋用手提砂轮切割机切断,锚具夹片外钢铰线头不得露出张拉穴槽之外,并套上充满专用建筑防锈油脂的塑料帽。张拉穴槽内清理干净,满涂一层混凝土界面剂,然后用掺加8%JPl防水型复合外加剂的微膨胀混凝土填充,钢筋棍捣实,封闭张拉穴槽,见图3。


图3  张拉端头处理

    (4)冷轧带肋钢筋网片施工。倒扁梁间楼板内配有冷轧带肋钢筋,间距200×200,形成网片。底网为Φμ8,两端伸人倒扁梁,锚固长度300mm,现场下料,人工绑扎成型。面网采用公,5点焊钢筋网片,工厂加工成型并按部位编号,现场对号入座,一铺即可,不必绑扎,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上下层网片加设Φ6钢筋拉钩,间距500mm,增强楼板的整体性。

  (5)铺夹心板、混凝土施工。这是该项专利技术的关键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边浇筑、边铺板、边布面网、再浇筑”。楼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即底层混凝土和面层混凝土,中间为增强憎水珍珠岩板夹心层。两次浇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5h(工艺设定混凝土初凝时间)。

    ①一次浇筑。混凝土为多功能补偿收缩混凝土,掺加专用的JP2型复合外加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2%。它可起到早强、缓凝和微膨胀作用,满足预应力结构要求。从楼板一端开始顺序浇注底层混凝土,平板式和插入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振捣密实。插尺随时检查,严格控制底层混凝土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②铺放增强憎水膨胀珍珠岩板。底层混凝土浇注完后,立即开始铺放珍珠岩板(可随浇随铺),拉线控制平整度和标高。铺板时遇到倒扁梁(珍珠岩板兼做倒扁梁侧模)及管线时应随时用手持刀锯切割珍珠岩板(切割珍珠岩板应在楼板外进行,以防锯末散落在混凝土中),在保证倒扁梁筋保护层厚度的同时,板间应尽量合缝紧密,并随铺随在板块四个角放置上下层钢筋网拉钩(Φ6—500)。在铺放板块时不得用力踩压板块,以保证底层混凝土的有效高度。珍珠岩板必须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铺放完毕。

    ③二次浇筑。珍珠岩板铺完后立即在上面布放少Φμ5点焊钢筋网片,随即浇筑30mm厚面层混凝土,在倒扁梁处与下层混凝土浇筑成整体。梁板上表面要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压抹,终凝前再压抹一次,以防裂缝。

    ④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派专人养护,面层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开始养护(常温下浇水养护并覆盖塑料膜,保持膜内湿润,养护期不得少于14d;冬季覆盖养护)。

    五、材料准备

    1.增强憎水膨胀珍珠岩板。规格为500mm×500mm,厚度分90mm和140mm两种。要求表观密度为350~400kg/m3,抗压强度1.0~1.3MPa,憎水率≥95%。材料进场后要分批做抗压和憎水性试验,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2.JP2型复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DB/1300Q121—88标准。

    3.冷轧带肋钢筋(Φμ8)及点焊网片(Φμ5)。点焊网片工厂加工,现场分层分部位编号备用。

    4.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d = 15.20mm(7丝)低松弛(Ⅱ级松弛)钢铰线,外套聚乙烯护套,工厂注塑成型。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 = 1860N/mm:。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具采用QM15型夹片锚具,埋入端用挤压锚。

    5.混凝土:采用C40多功能补偿收缩混凝土。

    六、机具设备

    1.混凝土拌和运输机械(尽量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杆。

    2.振捣机具。插入式高频振捣器、平板振捣器。

    3.其他机具。手持刀锯、铁锹、刮杠、抹子、张拉设备等。

    七、劳动组织及安全措施

    1.劳动组织。

    (1)首先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该项专利技术弄懂吃透,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见,周密安排,并制订质量保证措施。

www.tmgc8.com

    (2)落实二级交底制度,即设计人员到现场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交底,组织会审图纸,技术人员对施工队进行技术和工艺交底,力求做到交底清楚、内容全面。

    (3)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预应力分项工程由专业施工队伍分包施工。

    (4)劳动力组织。钢筋工40人,木工60人,混凝土工25人,预应力施工15人,机电工2人,司机10人,合计152人。

    2.安全措施。

    (1)所有电气、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岗,专人专机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2)张拉预应力操作必须严格遵循有关的安全操作要求进行。

    八、质量要求

    1.首先把好珍珠岩板的进场质量关,及时抽样进行抗压和憎水性试验,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其次,在铺砌时随时拉线找平,严格控制板面平整度和标高,误差应在±5mm以内。铺板时遇到倒扁梁(珍珠岩板兼做倒扁梁侧模)及管线时应随时用手持刀锯切割珍珠岩板(切割珍珠岩板应在楼板外进行,以防锯末散落在混凝土中),在保证倒扁梁筋保护层厚度的同时,板间应尽量合缝严密。

    2.底层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避免落入锯末等杂物。二次浇注时,在倒扁梁处用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使两层混凝土同时振捣成为整体。楼板凹槽内随铺夹心板随在四角放置钢筋拉钩拉住上下层钢筋网片,加强楼板的整体性。

    3.倒扁梁内每根预应力筋沿梁方向按设计矢高每米设一个吊点,用铅丝与梁上筋绑扎定位,确保预应力筋的矢高。

    4.楼板底模支立完毕后,在模板上弹出轴线,然后以轴线为依据对板内预留孔洞进行准确定位,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检查它们的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准确,有否遗漏,避免事后剔凿。预应力筋距洞边距离不得小于50mm。

[1] [2]  下一页


标签:混凝土  预应力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上一篇:浅谈紫坪铺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的控制

《复合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倒扁梁楼板施工工法》相关文章

建筑技术| 标准下载| 建筑工程| 房地产资料| 联系本站|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

Copyright 土木工程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土木工程吧是在线分享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面资料的专业平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