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0:46] 来源:http://www.tmgc8.com 建筑设计 阅读:3570次
1 前 言
福建泉州沿海地区是海相沉积地区,基岩埋藏较浅(约10m~30m),且基岩风化严重、风化层较厚,近十余年来,为提高桩基的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施工污染,尤其是提高单桩单位承载力的性价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及PHC桩)施工工艺被大量引入。但管桩施工时,由于面层存在十余米厚的高压缩性饱和软土,出现压桩机械无法进入,或进入后由于沉桩场地处理不当,机械移位行走困难,加之管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出现大量工程桩偏位及倾斜,甚至出现断桩现象。为彻底解决困绕福建沿海地区静压管桩施工的难题,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科研院所,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对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进行研发,开发了“沿海软土地区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法”,并将其运用到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工法对应的施工关键技术,经福建省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一致认为其科技含量高,是一项自主创新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2 工法特点
2.0.1 软土固结、性能改善效果好,挤土效应减弱明显;
2.0.2 单桩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造价低,桩身强度高,耐久性好;
2.0.3 桩型规格多、桩长选择灵活、接桩速度快,施工工效高、工期短、桩身耐压,适用范围广;
2.0.4 采购、运输、吊装方便,成桩质量可靠,监理检测方便;
2.0.5 静压施工无震动、无污染、无噪音,施工文明,利于环保。
3 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福建沿海地区多层、小高层和25层以下的高层建筑桩基础,单桩接头数量小于三个,持力层可选择在坚硬的粘性土层、密实的砂性土层、全风化岩层及强风化岩层。
但在下列地层情况下不宜使用:土层中夹有难以消除的孤石、障碍物,或含有不适宜作持力层且管桩又难以贯穿的坚硬夹层;管桩难以贯入的岩面上无适合作桩端持力层的土层,或持力层较薄且持力层的上覆土层较松软;或管桩难以贯入的岩面埋藏较浅且倾斜较大。
4 工艺原理
在桩基施工前,可采用开挖防挤沟、用中粗砂置换上层部分软土等方法;在桩基施工期间,通过控制日压桩数量、合理安排压桩顺序、重视管桩的接头连接、钻孔取土、设置排水砂井等方法,对饱和软土层进行固结,改善其性能,保证压桩机行走移位,同时减少挤土效应,防止大量出现工程桩偏位及倾斜,甚至断桩现象。
静压管桩沉桩以桩机自重及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利用静压桩机的液压系统,使预应力管桩在静力作用下,以平稳的沉桩速度,垂直、完整下沉至设计标高,达到设计的控制要求。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5.1-1压桩工艺流程示意图
5.2 操作要点
5.2.1 施工准备
1 当压桩场地距周边建筑物较近,或距道路及地下管线较近时,可在桩基施工区域与管线之间开挖沟宽和沟深1.5m~2.0m左右的防挤沟,保护建筑、管线及道路。
2 如果压桩场地存在大面积较厚饱和软土,压桩机无法行走或行走影响成桩质量时,可以用中粗砂置换1.5m~2.5m厚饱和软土,既利于下部饱和软土固结,又便于压桩机械行走移位,防止因挤土效应致使管桩偏倾及断桩。
3 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及时清除地下障碍物和处理架空线路。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高低不平度应小于300mm,电压必须达到110KV,以满足机械施工的需要。
4 管桩进场时,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进行合理吊装、堆放。
5 管桩进场必须有厂方提供的产品合格证,运至现场后应进行外观检验。www.tmgc8.com
6 压桩前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对现场桩位轴线、标高进行测定,并经过检查办理复核签证手续;根据轴线定出的桩位点,用竹签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采用白灰进行标识。
7 桩机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进场组装。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并根据压桩力的大小进行合理配置。一般整机重量和所加配重重量的总和应大于压桩力的1.1倍。而且,压力表需经国家计量检验部门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8 根据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施工前依据场地情况考虑配桩。
5.2.2 桩机调试就位
桩机行走就位后,调整桩机机架处于水平状态,使夹桩器钳口板与地面垂直,张开钳口夹具,以便吊插预应力管桩,此时注意二次放样。桩机横向移动最大距离为600mm/次,纵向移动最大距离为3000mm/次,一次回转最大角度为90。
5.2.3 试压桩(探桩)
工程施工前,应先进行试压桩,以确定压桩终压条件及桩长。
5.2.4 吊装定位
1 吊装时用索具绑住桩身上部L/5处,吊车顺起吊管桩,插入桩机夹具中,夹紧夹具。
2 夹桩器夹持力大小的控制十分关键。通过调整夹桩液压油缸的压力来获得合适的夹桩力(一般夹持力为压桩力的0.8倍)以避免因夹持力过大夹碎管桩或过小使夹桩器产生滑动。
5.2.5 静力压桩
1 桩就位后,必须用经纬仪检查两个正交方向的桩身垂直度,桩插入后,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L(L为桩长)。符合要求后方可压桩,施压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m/min。
2 压桩时,应使纵向(长船)步履着地,随时调整桩机水平,确保管桩垂直下沉;横向(短船)步履离地一般不宜超过300mm,避免发生断桩现象。
3 当压桩完成一个行程,需要重新调整夹具进行压桩时,应将压桩手柄回推,使压桩压力降至0-2MPa左右,再松开夹桩油缸。
4 压桩宜连续一次性将桩沉到设计标高,尽量缩短中间停顿时间,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沉桩过程应有完整的记录。
5 沉桩过程中出现压桩力异常、桩身漂移、倾斜或桩身及桩顶破损,应查明原因,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6 合理确定压桩顺序:
1) 对于场地地层中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对该区域进行压桩;
2) 若持力层埋深或桩的人土深度差别较大时,宜先施压长桩后施压短桩;
3) 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压;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内其他桩压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压;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静压管桩,宜先压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