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6:59:52] 来源:http://www.tmgc8.com 建筑设计 阅读:3956次
一、 工程基本情况:
位于平顶山市区湛河附近的某工程,地上11层,地下2层,根据图纸设计,该工程基坑底面标高为-10.24m,场地自然标高为-0.32m,工程中实际挖土深度为9.2~9.8m。该工程的地质情况:①杂填土,灰黄等杂色,土质湿且饱和,含有少量卵石,且有砖瓦等建筑垃圾约30%~35%,局部存在20cm~25cm大块填石,渗透系数为10cm~5cm/s, 层厚为4.2~5.9m。②素填土,灰褐、深灰色等杂色,饱和,土质松散,含少量填石,夹杂少量砖瓦屑,土层厚0.6~1.9m,渗透系数为10-5cm/s。③砂质粉土,浅黄色、夹杂浅灰色,土质饱和,松散,含少量砂砾、氧化铁及夹杂少量的有机质,土为层厚3.1~4.5m,渗透系数为10-5cm/s。④粉质粘土,棕黄色,流塑,含有机质及少量铝质结核,Φ=0.2~4.0 cm,夹少量粉土薄层,土层厚6.2~9.6m.地质勘探时实际测得潜水埋深在0.75~1.30 m。在设计中,基坑围护桩采用φ900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间距800mm,桩底标高-16.9~-19.1m,在基坑内还布置两道钢筋混凝土桁架式内支撑,支撑梁截面为750mm×750mm,750mm×850mm,梁底标高分别-3.20m和-7.50m,在止水帷幕施工中,大部分采用600双排水泥搅拌桩,桩间互相搭接15cm,止水帷幕的部分围护采用φ900高压旋喷桩嵌围护桩进行止水,其中内排φ600水泥搅拌桩中心与围护桩φ900钻孔灌注桩中心距离为800mm。
二、 基坑侧壁出现渗漏及压力注浆处理
止水帷幕中围护桩施工完成后,在桩体的强度等级满足标准要求后随即开始了基坑土方的开挖,当基坑土方挖深到-3.9~-6.2m时,在基坑侧壁发现了多处渗漏现象,并且渗漏点的渗水量比较大,通过仔细观察和测试,发现各个出水点之间存在联通,随即采取了镀锌管直接导流,设置挡水围堰,布置集水井,并采取内衬混凝土墙等多种止水防漏措施,但是效果不好。随即又增加了三层止水帷幕方法,具体做法:设置桩径为1200mm,桩间距为600mm的高压旋喷法围护桩,桩体采用平顶山大地水泥厂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桩顶标高-2.60m,桩底标高-12.80m,超灌高度0.4m。
当止水帷幕的第三重管施工完成,桩体养护满足施工要求后,我们又开始基坑土方的开挖工作。当天晚上在-5.89m处和-6.12m发现有两处漏水,现场技术人员观察发现,开始渗水量不大,随即把桩间土清理,用快速凝结水泥填堵漏水点,出水量减小,但在18小时后,出水点水量急剧增大,并且水色十分浑浊。经过现场技术人员紧急商议,先用PVC水管放置在出水口处导流,在周围用快凝水泥填嵌固定,并且在维护桩外围护模板,搅拌速凝混凝土做成防水墙。在采取紧急防水措施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商议决定采用压力注浆方法封堵两处出水点。
压力注浆法堵漏的具体作法是:
一、准备工作:1、所用机械设备为:⑴一台地质钻机,利用地质钻机成注浆孔。⑵利用三台液压注浆泵注浆,提高注浆效率,保证注浆质量。⑶准备了两套与液压注浆泵配套的注浆管。带孔眼的注浆管内径为20mm,壁厚为5mm,每节管长为1.5 m,管子两端为连接丝扣。⑷水泥灰浆搅拌设备一台,并且配置高压输送管等其它配套设备。 2、所用压力注浆材料:⑴浆液采用平顶山市大地水泥厂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水灰比0.8~1.0;⑵凝结浆液为水玻璃,水玻璃模数为2.4~3.5,要求不溶性杂质含量<1%,所用溶液颜色呈透明状稍微浑浊。⑶注浆剂,保证浆液的泵送性。
二、具体做法:准备工作完成后,用一台工程地质钻机在两处漏水点正上方2m处开机钻孔,孔深分别为-3.89m和-4.12m,孔径120mm,钻成孔后,在直径120mm孔内并排振动放入两根内径20mm的注浆管,其间距3cm,首先在其中一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液,这时安排技术人员在两处漏水点仔细观察有水泥浆液从中流出,在泵送水泥浆液18~20分钟后,技术人员发现在两处漏水点分别有黑褐色水泥浆液流出,这反映注浆管与漏水口已形成连接通道,此时可以从另一根注浆管中注入水玻璃溶液,在水玻璃的凝结固化作用下,40分钟后从渗漏点流出的浆液慢慢变得粘稠,50分钟后两处渗漏点无浆液流出,并且形成闭合,同时在出水口周围用快速水泥加水玻璃的浆液填补裂缝和空隙。在双孔中继续注浆40分钟后停止注入水玻璃溶液,而后一边拔管为增强封闭效果同时填补可能存在的裂隙,继续原地注浆30min,然后停止送入水玻璃溶液,而一边往上拔管、一边继续注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填补钻孔形成的孔洞。www.tmgc8.com
三、 压力注浆堵漏施工后的经验总结
当前许多高层建筑物基础部分挖深越来越大,这样相应地要求在对建筑物的深基坑围护和基坑的止水帷幕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施工要求。由于平顶山市内地下土层分布极其不均匀,土层呈区域性分布,所以在深基坑止水帷幕的设计和施工上,必须针对工程具体特点和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当在施工中如果发生漏水现象,必须采取断然可靠的止水措施,坚决避免出现大量夹泥的漏水现象,避免对围护结构本身和周围建筑物的基础造成损害以及可能带来的其它不可预料的损失。因此,在深基坑施工中为及时可靠处理渗漏,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1)结合工程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地质剖面图以及地下水位等土层的相关参数资料,并分析各个土层的技术参数,特别是最薄弱土层的技术资料要深入的了解认识,全面了解掌握这些地质资料,为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做好准备。
(2)根据设计,在止水帷幕施工工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对每个工序仔细认真检查,对施工情况一定要做详尽记录,及时排除施工异常情况,必要时需对薄弱土层进行预先注浆加固防漏,可采用高水速凝材料,及解决了渗漏问题,又加固了地基,一举两得。
(3)假如在施工中发现基坑侧壁出现漏水现象,根据漏水口的位置、标高、以及该处土层得土质情况、出水量大小、出水处管道是否连通等实际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商定止漏办法,特别是薄弱土层的渗漏出水口,一定高度重视,不能忽视。
(4)在地下水比较丰富的施工地区,首先在设计止水帷幕时,把止水帷幕与维护结构连接设计,在它们之间不留间隙,以防形成漏水的环形通道,避免发生止水帷幕局部丧失作用,也为查找漏水位置和范围增加难度,延迟及时排除漏水故障的最佳时期。
(5)采用压力注浆法不但阻断渗水通道,并且及时持续、有效的解决了漏水问题。该方法施工简单、方便的优点,并且具有止水效果好、持效时间长、彻底阻断漏水通道的优点,其成功关键在于彻底截断漏水通路。
四、结束语
压力注浆法在该工程深基坑侧向渗漏中的成功应用为保障建筑工程深基坑安全施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等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也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成熟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