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滑模在初始起滑前是否采用锚杆锁定,我们也作了进一步研究。由于面板一般是采取跳块方式浇筑,在先浇块面板浇筑完成之后,后浇块混凝土施工时已不便于在滑模两端已浇的面板块中埋设锚杆。因此,我们偿试取消锚杆锁定,在滑模初始起滑前的混凝土浇筑阶段适当加大滑模上部的配重。结果证明,只要滑模加配重的单宽重量不小于1.25~1.3T/m,滑模初始起滑前的混凝土浇筑阶段可取消锚杆对滑模的锁定。
5 陡边坡情况下混凝土入仓研究
由于无砂混凝土仅为一级配的无砂混凝土,混凝土入仓后不存在骨料分离的问题,所以无砂混凝土在坡面上的入仓手段仍沿用常规的溜槽入仓。为防止无砂混凝土在下料过程中飞溅伤人,在溜槽上部敞开端全部采用帆布或无纺布予以覆盖。
对于常态混凝土入仓,在1:0.75的高、陡边坡情况下,如仍沿用常规的溜槽入仓方式,毫无疑问混凝土将产生严重分离。为解决常态混凝土的入仓,我们偿试了多种方案,如胶管入仓、送料小车入仓等。采用胶管入仓,因胶管易堵塞而被放弃,在坡面上设送料小车入仓,因库岸公路狭窄不便于布置且安全隐患多而被否定。经过试验后,最终仍然回到溜槽直接入仓的方案上。为解决混凝土骨料分离问题,我们在每一节溜槽上安装一块缓冲板,缓冲板自上而下的重量不等,底部溜槽的缓冲板重于顶部溜槽的缓冲板,同时为确保滑模上混凝土作业人员的安全,溜槽上部敞开端也全部采用帆布或无纺布予以覆盖,如图3所示。如此改进后,混凝土在溜槽下滑过程中,粗骨料的下滑速度一般要快于水泥浆及细骨料的速度,但粗骨料必定受缓冲板的阻挡,粗骨料受到阻挡后,速度明显得到控制,同时部分欲飞溅出溜槽的骨料碰撞在帆布上后回弹,也有效地缓解了其下滑速度。

6结语
本文仅针对1:0.75的高、陡边坡情况下,面板混凝土采用无轨滑模施工所引发的两个特殊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
经过本工程的施工实践,我们认为:
(1)在该高、陡边坡施工情况下实施常态混凝土面板无轨拉模施工,混凝土入仓后的坍落度应控制在30mm以下,滑模加配重的单宽重量在初始起滑前不小于1.25~1.30T/m,后期施工阶段其单宽重量不小于1.12T/m,滑模每次滑升行程控制在25~30cm,滑模平均滑升速度控制在60~80cm/h,并在振捣混凝土时注意振捣器的插入深度。
(2)在施工控制上,滑模配重、滑升速度、每次的滑升行程均能较容易地得到控制,但入仓后的混凝土坍落度,受砂石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等各种因素影响,往往会出现一定波动,其坍落度完全稳定在30mm以下控制难度较大。实践证明,如坍落度超出40~50mm,滑模一般无法抵抗混凝土的浮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跑模”现象。因此,混凝土入仓后的坍落度控制,是陡边坡面板混凝土实施无轨滑模施工成败与否的关键。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必须增加对砂石骨料含水量的检测频次,根据其含水量及时修正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加水量,必须根据气温、空气湿度以及混凝土运输距离建立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对应表,根据气温、空气湿度的变化调整混凝土出机口的坍落度。
(3)入仓后的混凝土坍落度调整至30mm以下,除利于无轨滑模施工外,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混凝土的振捣难度有所增加。因此,为保证面板的振捣密实度,必须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及其管控工作,防止漏振或过振,并坚决杜绝为了便于振捣而在入仓后的混凝土中加水。www.tmgc8.com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振荡压实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