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6:58:43] 来源:http://www.tmgc8.com 工程技术 阅读:3993次
一、工程概况
××大道一期工程沿线涉及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和两个雨水自流系统,排水设计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高架道路路面雨水通道埋设于高架柱旁的雨水落水管,接人埋设于地面桩基附近的雨水收水口,并纳入道路的高架雨水排放管,就近排人附近水体。地面道路雨水排水按就近排放的原则接人规划保留的河道。该范围的雨水管道位于主线两侧靠近道路红线位置。其中管径DN400mm以下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加筋管,DN600~DN1200mm采用于插式钢筋混凝土管。该范围内的污水管道大多位于道路南侧绿化带内。沿线局部设置过路及预留管,以便后期污水管的接入,过路管及预留管径为DN400~DN1650mm不等,设计均为重力管,管材根据管径大小而确定,管径≤DN400mm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加筋管,DN600~DN1200mm采用玻璃钢夹砂管,DN1350~DN2000mm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污水过河、过铁路均采用一根同管径倒虹管,重力过河倒虹管两端不设闸门井,本工程污水管穿越××公路、××港、××港处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
二、监理公司针对性监理措施
1.检查井及雨水口
(1)在检查井开工之前,主要审查承包单位的人员、机具、材料进场及计量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是否具备,准备工作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施工方案。
(2)监测砌筑用砖石、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审查其质量证明材料、试验报告,必要时进行抽查。
(3)检查基础表面,清除杂物,保证基础表面无泥浆、无积水。
(4)砖材必须预先浇水湿润。
(5)核查现场施工砂浆配合比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基础面上铺筑砂浆后,方可砌砖样;抹面应使管口与井壁齐平,且不裂缝、不空鼓。
(7)检查井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的准确性,预留管及支管的放置位置,井口、井盖的安装状况。
(8)应使检查井内无漏水、渗水。
(9)井框、井盖必须无损坏、不破裂,补缺角安装平整。
2.倒虹管工程
(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施工单位提供的方案严格监控。
(2)倒虹管的施工场地布置、土石方堆弃及排泥等,不得影响航运、航道及水的灌溉,施工单位应对危及堤岸及建筑物采取保护措施。
(3)倒虹管施工前,应财施工内的河道地形进行测量,设置在两岸的管道中线控制桩及临时水准点,每侧应不少于两个,应设在稳固地段和便于观测的位置,并采取保护措施。
(4)沟槽土基超挖时,应采用砂或砾石填补,不得用土壤填补。
(5)在斜坡地段的倒虹管现浇混凝土基础时,应自下而上进行浇筑,并采取防止混凝土下滑的措施。
(6)倒虹管水平段与斜坡段交接处应采用弯头连接。
(7)倒虹管施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
(8)穿越通航河道的倒虹管道竣工后,应按国家航运部门有关规定设置浮标或在两岸设置标志牌,标明水下管线的位置。
3.顶管工程
(1)对施工单位上报并审批的施工方案中所采用的顶管机具选型、管材及原材料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2)对水准点、管道轴线、工作井、接收井基坑轴线与坐标中心进行复核。
(3)对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进行监控:主要是监督施工队按设计图施工,重点放在工作井后靠背、底板、前后导墙钢筋布置、绑扎、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控制上,这是往后顶进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环境,不得偷工减料,一旦查获,必须返工。
(4)对导轨安装进行检查:由测量监理工程师下工作井检查其轴线、标高、坡度数据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超过允许偏差必须责令其进行纠正,纠正时旁站,再检测直至合格,这一道关,监理工程师一定要严格监控。
(5)顶力估算和中继间(中继环)控制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注意力应转向以下几方面:实地检查和量测中继间的结构形式、几何尺寸、与管道的连接是否符合设计图纸,中继间的千斤顶能否做到与主千斤顶同步同行程,不漏油;提醒顶近操作人员,顶管中最大顶力应小于管材允许顶力。
(6)管道顶进检查:监理工程师必须勤下井,检查顶进原始记录,如压注触变泥浆量记录,贯彻连续顶进,减少停顶时间,顶进中勤挖土、勤顶进、勤压浆、勤测量、勤纠偏,以防顶力突增,对顶机的工作状态、技术参数做到心中有数,达到超前和防范意识;督促施工测量人员把顶进管节轴线轨迹和管内底高程变化随手标注在单值的坐标纸上,直观地供工具管理人员、机头控制人员进行纠偏。
(7)管节进洞前的监控:在一段管道即将顶通,机头离接收并进洞口还有一段距离时,测量监理人员和专业监理人员不能离开现场,应协助施工队精确测量(轴线、管内底高程),把数据及时反馈给井下顶进控制人员,将机头分次纠偏,对准洞口,平稳顶进,确保机头、管节顺利顶入接收井洞口。
(8)管道接口质量检查:顶管管道接口的施工质量主要控制在顶进操作人员手中,监理人员检查只是事后的工作,如接口顶合时应平整对中顶人,橡胶止水圈应均匀挤压到位,无扭曲、挤出、外漏,钢套环与承口管壁密贴,木垫板无松动脱落,与端口接口紧密,接口间隙一致等;顶管结束后,监理工程师应下井钻管检查管道内侧接口间隙大小、裂缝、渗水等情况,督促施工人员止渗补缝,达到设计规定后填嵌抹平,做到无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