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精测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

[12-11 17:01:08]   来源:http://www.tmgc8.com  工程技术   阅读:3712

1 高速铁路控制网精度控制标准
为保证旅客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铁路轨道的平顺度是重要指标。轨道平顺度包含线路方向和纵向方向两个分量,线路方向的不平顺是指钢轨头内侧与钢轨方向垂直的凸凹不平顺。高速铁路平顺度要求在线路方向每10米弦实测正矢与理论正矢之差为2毫米。
线路平顺度的要求和控制测量的精度有一定的关系,对于线路形状来说,平顺度只是一种局部误差。不能依线路平顺度的要求作为控制测量的精度标准。因为,平顺度对线路位置误差的影响有积累性和扩大的趋势,当实际线路偏离设计位置很远时,线路仍旧可以满足平顺度要求。

1.1短波平顺度对线路位置的影响
现以直线线路讨论,当在10米处产生2㎜不平顺度时,线路将出现转折角为(82.5″),直线B移至B′点。
每个不平顺度具有偶然性,因此,由各段不平顺度产生的点位移按偶然误差计算,设AB为150米,则 =127㎜。

短波不平顺累计误差示意图

1.2 长波平顺度对线路位置的影响
长波平顺度要求,150米处不大于10㎜,当在150米处产生10㎜不平顺度时,线路将出现转折角为(27.5″)。设AB为900米,则 Mβ=147㎜。
虽然如此,如果仅仅控制轨道的平顺度,在达到要求的情况下,轨道的整体线形总是不能保证。
由上可知,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施工过程当中,仅仅控制轨道的平顺度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建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控制网来实现轨道的总体线形的正确。

1.3 CPⅠ和CPⅡ误差计算
通过无砟轨道施工中轨道对平顺度的相关要求,我们可以反推出CPⅠ和CPⅡ控制网的相关精度要求。
CPⅠ和CPⅡ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计算按导线测量方法,计算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公式为: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要求的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如下表所示:
控制网级别 测量方法 测量等级 点间距 备注 CPⅠ GPS B级 ≥1000m ≤4㎞一对点 CPⅡ GPS C级 800~1000m   导线 四等 CPⅢ 导线 五等 150~200m   后方交会 50~60m 10~20m一对点 对于CPⅡ,取S=800m,则可计算得 MK=3.7㎜;
对于CPⅠ,取S=4000m,则可计算得 MK=11.6㎜。
假定导线纵向误差等于横向误差,则可计算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分别约为5㎜和15㎜。
相邻两点的相对中误差计算: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GPS测量的精度要求规定如下表所示:
控制网级别 基线边方向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CPⅠ ≤1.3″ 1/170 000 CPⅡ ≤1.7″ 1/100 000 CPI 相邻两点的相对中误差
边长:4000000×1/170000=23.5㎜
方向:4000000×1.3″/206265=25㎜
相邻两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34.3㎜www.tmgc8.com
CPⅡ 相邻两点的相对中误差
边长:800000×1/100000=8㎜
方向:800000×1.7″/206265=6.6㎜
相邻两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10.4㎜

2 平面控制网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规定:
平面控制分三级布设:
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
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
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Ⅲ),为铺设无渣轨道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2.1 CPI、CPⅡ布测方法
CPI沿线路走向,每4千米一个或一对点,按铁路B级GPS测量要求施测。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3″,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70000。
CPⅡ在CPI的基础上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施测。点间距离800~1000米。GPS测量按铁路C级要求施测。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导线测量等级为四等,测角中误差 2.5″,相对闭合差1/40000。

2.2 CPⅢ控制点的布测方法

2.2.1 CPⅢ控制点的元器件:
采用工厂精加工元器件(要求采用数控机床),用不易生锈及腐蚀的金属材料制作,CPⅢ控制点标志重复安置精度应达0.3㎜。

CPⅢ器件完整示意图


2.2.2 CPⅢ控制点的布设
(1)CPⅢ控制点距离布置一般为60 m左右,且不应大于80 m, CPⅢ控制点布设高度应与轨道面高度保持一致的高度间距。

隧道内CPⅢ控制点位置示意图
注:标记点设置在内衬上,位距电缆槽边墙表面约100cm左右。

路基地段CPIII控制点位置示意图

桥梁上CPIII控制点位置示意图

2.2.3 CPⅢ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
CPⅢ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表(㎜)
控制点 可重复性测量精度 相对点位精度 CPⅢ 后方交会测量 5 1
2.2.4 CPⅢ控制点的测量
(1)仪器要求
全站仪必须满足如下精确度要求:
角度测量精确度:≤1″
距离测量精确度:1㎜+2ppm
使用带目标自动搜索及测量的自动化全站仪。
每台仪器应至少配13套棱镜,使用前应对棱镜进行检测。
(2)测量方法
CPⅢ控制网采用自由设站交会网(《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称为“后方交会网”)的方法测量,自由测站的测量,从每个自由测站,将以2 x 3个 CP Ⅲ-点为测量目标,每次测量应保证每个点测量3次,测量方法见下图。

测站(自由站点)
○ CPⅢ控制点
向CPⅢ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
←→ CPⅢ控制点距离为60m左右,且不应大于80m,观测CP Ⅲ点允许的最远的目标距离为120m左右,最大不超过180m。
每次测量开始前在全站仪初始行中输入起始点信息并填写自由测站记录表,每一站测量3组完整的测回。
应记录于每个测站的:T温度、气压以及CPI、CPⅡ-点上的目标点的棱镜高测量,并将温度、气压改正输入每个测站上。
对于线路有长短链时,应注意区分重复里程及标记的编号。
(3)水平角测量的精度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①测量水平方向:3测回;
②测量测站至CPⅢ标记点间的距离:3测回。
③方向观测各项限差根据《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的要求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观测最后结果按等权进行测站平差。
经纬仪类型 电子经纬仪两次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DJ05 0.5 4 12 4 DJ07 1 5 12 5 DJ1 1 6 12 6 注:DJ05为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不超过±0.5″的经纬仪。www.tmgc8.com
④每个点应观测3个全测回。
⑤距离的观测应与水平角观测同步进行,并由全站仪自动进行。
(4)平面测量可以根据测量需要分段测量,其测量范围内的CPⅡ点应联测。

2.2.5 与上一级CPⅡ控制点联测
与上一级CPⅡ控制点联测时应保证800—1000米的间隔联测一个。
(1)与上一级CPⅡ控制点联测,一般情况下应通过2个或以上线路上的自由测站,见下图。
联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应最少观测3个完整测回数据(其精确度应在5毫米误差以下)。

与CPⅡ控制点联测示意图
测站(自由站点)
○ CPⅢ控制点
向CPⅢ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

[1] [2] [3]  下一页


标签:测量  工程技术工程技术
上一篇:谈建设工程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技术| 标准下载| 建筑工程| 房地产资料| 联系本站|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

Copyright 土木工程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土木工程吧是在线分享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面资料的专业平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