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2-11 16:59:40]   来源:http://www.tmgc8.com  工程技术   阅读:3284

( 1 )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 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 / 20 ,三、四级不应小于 140mm 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 / 25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 20omm 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 / 16 ;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 1 / 12 。

( 2 )抗震墙厚度大于 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600mm ,直径不应小于 6mm ;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 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l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箍率均不应小于0.25 % ;四级抗震墙不应小于0.20 % ;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 300 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 %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

( 4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 1 / 10

( 5 )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 ( 9 度)时不宜超过0.4 ,一级( 8 度)时不宜超过 0 . 5 ,二级不宜超过0.6 。

( 6 )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下面第( 7 )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 8-17 的规定值时可按下面第( 8 )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 )一、二级抗震墙的其他韶立和三、理封乞震墙,均应按下面第( 8 )条没置沟造边缘构件

( 7 )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图 8-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

长度和配箍特征值应符合表 8-18 的要求,一、二级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在设置箍筋范围内(即图 8-1 中阴影部分)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 1 . 2 %和 1.0%。


标签:暂无联系方式工程技术工程技术
上一篇:大同至准格尔线增二线某段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技术| 标准下载| 建筑工程| 房地产资料| 联系本站|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

Copyright 土木工程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土木工程吧是在线分享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面资料的专业平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