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浆形式质疑 目前所采用的“全孔法”注浆方式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自由段内注浆体在土方未开挖、进行预应力张拉时,它是产生摩阻力的,而一旦开挖后,由于它处滑裂面内主动区,随着坑壁位移产生,它会转而产生负摩阻力。影响锚固效果,要消除这一现象,须在注浆方式上进行改变,常压注浆方式下可以进行锚固段定量注浆。高压注浆方式下可用止浆塞来隔离自由段。
七、锚杆头漏水问题 深基坑支护中,锚杆头出现渗水现象是较常见的。渗水来源不外乎:(1)基坑外地下水位较高;(2)地层承压水及裂隙水。渗水通道产生的原因有:
(a)灌浆时孔口密封不严;
(b)锚杆张拉锁定时,由于注浆体、杆体与孔壁地层产生变形而出现裂隙;
(c)基坑使用过程中,由于变形发生或应力轻松等引起裂隙。渗漏水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基坑内正常施工作业,甚至可能危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封堵;但要彻底根治渗漏水现象,只有在基坑变形完全稳定后方能做到。一般是在地下室衬墙施工时进行。堵漏方式是:凿开漏水通道,先用砂浆预埋两条注浆管引水,待砂浆具有一定强度时,再通过此两条预埋管进行压力注浆堵漏。
八、锚杆应力松弛问题
1.松驰原因探讨 黄强通过饱和软土中锚杆的松弛试验认为[2], 引起松弛的原因为锚固体周围土体受力后土体产生流变,以及锚固体与土体的分界面在受力后产生相对的移动。对于深基支护中的锚杆,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原因可能导致应力松弛:
(1)由于自由段设计太短,使得一部分锚固段处于滑裂面内的主动区,土方开挖后产生负摩阻效应造成应力松弛;www.tmgc8.com
(2)全孔注浆方式时,自由段内砂浆体在土方开挖后亦产生负摩阻力;
(3)锚杆倾角过大时,锚杆垂直分力使锚头台座及腰梁向下产生滑移,造成应力松弛;
(4)当多排锚杆一起构成支护体系时,下层锚杆张拉锁定时,会对上层锚杆受力情况产生影响,同一排内相邻锚杆施工时也会相互影响,引起预应力损失;
(5)锚固时,锚具滑移;
(6)钢材本身松弛;
(7)锚具夹片长期外露锈蚀。
2. “假张拉”现象 在锚杆张拉锁定时,应精心操作,防止出现“假张拉”现象。安装锚具时,应将压板有凹槽的一面对准锚头,这样能保证千斤顶所施加的力Nt通过压板直接传至锚头及台座,而锁片只是被压紧,并未受到力,此时锚杆实际受力Nt'与所施加的力Nt(油表读数)是一致的,即Nt = Nt'。 当压板装翻时,千斤顶所施加的力Nt将通过压板传给锁片、再由锁片传给锚头及台座;同时由于锁片的楔块作用,将钢绞线咬紧,钢绞线受到锁片对它的正压力P的作用而产生摩擦力F。由图6(b)可知:Nt = Nt'+ F> Nt'。笔者曾粗略测试过,当Nt= 700KN时,6×7f5锚杆的F值超过420KN,达60% Nt,Nt'与Nt与两者相差甚远,可见对施工影响之大。笔者将这一现象称作为“假张拉”现象。
九、地下障碍物问题 城市内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中,尤其是锚杆施工,经常会遇到周围建筑物基础、地下管线等的影响。地下管线由于埋得较浅,一般可以通过改变锚杆标高及角度来避开;而对于相邻建筑物基础,目前很多情况下是采取直接穿透的方法。这种做法已经对相邻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有关法规来规范这种行为,香港及上海也已有类似的制度,但广东还没有,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十字钢柱与箱型钢梁外包钢筋绑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