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及时审阅、批复“试验段总结报告”,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三、水泥稳定砂砾施工
1、混合料拌和及运输
(1)拌和要保证配料准确,要保证混合料的最大粒径、级配和水泥用量满足施工配合比要求。
(2)根据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加水拌和要均匀,并保证混合料运至现场摊铺时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一般可按2%控制)。
(3)拌和时应检查集料的含水量,检查并保证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要求。出料时应试验检查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和水泥剂量;眼观检查水泥及含水量的拌和均匀性。施工单位应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各项具体检验工作。
(4)将合格的混合料使用中型运输车辆尽快运至施工现场,要保证摊铺作业保持均匀、连续。运输车装料时,应适当移位,分次装料,并使混合料均匀装满车厢。
2、混合料摊铺
(1)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专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2)摊铺时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严格控制摊铺面的设计高程。钢丝绳支架桩应牢固可靠,间距为5-10 m,钢丝绳直径以2-2.5㎜为宜,拉线长度250-300 m,前后两钢丝绳搭接10-20 m.
(3)应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确定摊铺机的行驶速度,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作业,尽量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次数。
(4)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带”,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3、混合料碾压
(1)摊铺后,应检测含水量,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时,进行碾压。全部碾压工作应在规定的延迟时间(2h)内完成。在碾压过程中,结构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2)初压,应采用6-8T两轮轻型压路机,或用小吨位的振动压路机(静压)对结构层在全宽范围内稳压1-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www.tmgc8.com
(3)复压,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在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完成后,应立即检测压实度。如压实度未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应继续碾压,直至压实度合格。碾压速度控制在2-2.5 Km/h.边部应多压2-3遍。
(4)终压,采用轻型压路机碾压或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3-4 Km/h.
(5)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重叠10-20㎝,使结构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压实。
(6)碾压时,要保证路肩(包边土)与结构层同步碾压3-4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7)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换以新料。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4、接缝处理
(1) 横向接缝
设置横向接缝时,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
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接缝处要清扫干净;
摊铺机归位摊铺新的混合料。
(2)应避免纵向接缝,如两台摊铺机分两幅摊铺,应一前一后相隔约5-10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
(3)对接缝处的施工要有足够的重视,质检员要跟踪检查,保证接缝处的平整度、拱度、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
5、养生与管理
(1)每一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2)要求采用草帘覆盖洒水养生,覆盖要严密,在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不可忽干忽湿、有干有湿,养生期不少于7d.要求在施工路段立牌标明施工日期。
(3)应加强养护管理,在养生期内除洒水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应使用轻型水车并保证水车数量,水车速度应控制在15Km/h以内。养生期结束后,也应严格控制各种车辆通行,禁止一切重型车辆上路,要保证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基层表面不被破损。
6、其它要求
(1)施工单位应严格规范施工程序,采取流水作业法施工,各工序要紧密衔接,每一流水作业段以100-150m为宜,严格控制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小时。严禁在水泥终凝后,再进行碾压。
(2)在混合料卸车前,应将路基(底基层)表面的浮土杂物清扫干净,在卸料前,应视情况对路基和底基层表面洒适量的水,使其表面湿润。
(3)应在拌和前采取可行措施,全部剔除超粒径砾石,要保证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要求。
(4)施工单位应提高压实度控制标准1%-2%.
(5)必须规范各种机械在摊铺、碾压各工序施工中的工作:摊铺机的时速、工作质量;稳压机械的碾压速度、遍数;碾压机械的碾压遍数、时速、工作质量。
(6)完工的基层、底基层与路肩的衔接要平顺,横坡准确,保证雨后不积水。
(7)完成的施工段,如自检、抽检不合格,在没有落实解决方案前,不得继续施工。
(8)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对已经摊铺遇雨的路段应尽快碾压密实。
(9)基层养护期结束后,应尽早安排混凝土面层施工,完工的基层应避免长时间暴晒及通车磨损。
7、监理工作
(1)在施工中,对施工现场和拌和站(试验室)派驻固定的监理人员 .
(2)测量、试验和路面的监理人员应各司其职,每天按规定的抽检频率抽检、检查,保证监理人员对底基层和基层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3)驻地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检测及试验取样工作应进行现场监督,保证抽检频率,保证按要求完成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应设质量检查员, 质检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分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检验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每天由总工负责完成工序自检工作,由中心试验室主任负责及时完成工序抽验工作。www.tmgc8.com
1、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试验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按要求对基层集料、水泥分别再次进行试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级配不合理的材料不准使用,此项工作由施工单位的试验室主任负责完成。
2、施工过程中的混合料检验
在基层和底基层的施工中,施工单位的试验室主任应负责完成下面三项工作(驻地监理负有监督职责)。
(1)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试验人员在摊铺后的施工现场随机取样,一处一个样品(不允许在拌和站取样,也不允许一次取多个样品),试件制作时不再拌合,试件密度应与现场达到的密度相同。脱模的试件应立即用塑料袋严密包覆,放在特制的架上进行保湿、保温养生,整个养生期间的养生温度为20±2oC.养生期的最后一天,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2.5㎝.
(2)水泥剂量试验
试验人员在现场摊铺机后随机(或剂量变化处)取样,进行水泥剂量试验,以控制水泥剂量。水泥剂量的试验、检验工作应按中心试验室的要求进行。
(3)压实度检测
按所要求的频率,随机定点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其质量标准为点点合格。在进行压实检测时,量取挖坑灌砂深度,即为结构层厚度。
3、灌砂法压实度检测的具体要求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洞壁应垂直。
在凿洞过程中,应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
凿松的材料应同时取出。
对试洞材料进行含水量试验时,应将全部材料放在烘箱中烘干(不少于2000g),同时取小部分材料(300g)用酒精法试验含水量,确定系数,以便可以快速确定压实度。
4、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查
(1)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层和底基层外形尺寸的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按附表一的要求进行。一般要求在施工前对下承层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再通过巡查及对松铺厚度的检查,控制纵断高程、厚度、横坡的质量标准。
(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和试验人员对基层和底基层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按附表二的要求进行。
(3)在基层7-10d龄期时,应钻取钻件,如不能取出完整的钻件,则基层质量为不合格,应找出不合格基层的界限,进行返工处理。基层的钻件数量为每公里一个,钻取钻件的工作由中心试验室负责并按要求完成。
五、分项工程检查验收评定
对完工的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查验收应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进行。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浅谈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