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2-11 16:59:19] 来源:http://www.tmgc8.com 工程技术 阅读:3492次
年10月7日,广东省江门市某广场工地中庭顶盖在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突然坍塌,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
二、脚手架、模板倒塌事故发生的原因
模板、脚手架是建筑施工的主要设施,从脚手架上坠落的事故占高处坠落事故的50%。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将近年来发生的事故用事故树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脚手架和模板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支撑强度不足、整体稳定性差、脚手架上缺少防护设施、工程管理不到位,法制法规不健全等。
(一)材料问题:
现阶段,工程中用作模板和脚手架的材料主要有木材、竹竿和钢管。其中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拆卸方便,周转次数多,成为目前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构件如下图所示: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www.tmgc8.comJGJ130—2001)(以下均简称《规范》)要求,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也有采用φ51×3.0的焊接钢管。扣件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且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连墙件用钢管、型钢或粗钢筋制成,《规范》对其布置和构造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生产和销售建筑施工用劣质钢管、扣件违法行为突出,租赁市场混乱,大量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流入施工工地。施工单位不严格按标准使用钢管、扣件,严重危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于2003年9月份抽查了用于搭建建筑工地脚手架的45批次钢管和37批次扣件,结果是扣件合格率为零,钢管合格率也低于50%,正是这些不合格的产品,使模板和脚手架施工成为最大的事故隐患。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规定,由于竹材满足不了四年生长期和竹竿直径不小于75㎜的材质要求,因此竹脚手架从安全角度考虑应逐步淘汰。而江浙一些地区很多高层和多层建筑物,至今仍大量采用材质远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竹脚手架进行搭设,同时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设计以及验算,使安全事故很难避免。
(二)设计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施工现场普遍采用钢管与扣件搭设水平结构(楼板、梁、阳台)的混凝土模板支架。但是对跨度大、空间高、荷载重的模板支架进行分析计算的研究和总结不多,以致不少工程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比较简略,这是问题一;问题二,设计计算不合理。通过分析上述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在模板支架的内力分析与实际受力不符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设计计算。模板支架工程实际的梁板荷载分布是中间大,两边小,如:在一根两跨横杆的两边跨中作用P,如图1所示,用结构力学方法可知:三个支点的支承反力分别是RA=0.312P,RB=1.376P,RC=0.312Pwww.tmgc8.com,中间立杆承受全部竖向荷载68.8%,每边立杆承受15.6%;有些工程设计却将荷载进行平均分担,如图2所示,导致中间立杆的安全度满足不了。
F F F F
0.312F 1.376F 0.312F
L L L L 图1 L L L L 图2
再加上钢管、扣件有初始缺陷,特别是经多次周转重复使用的钢管、扣件更为严重。如:管子的初弯曲,锈蚀、截面缺损、管子端面不平,扣件的裂缝、破碎等。施工时又仅凭以往的经验布置支撑系统,使钢管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在施工管理不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模板支撑失稳。
(三)施工管理问题:
由于施工管理问题而造成脚手架和模板倒塌事故的原因最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脚手架模板施工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相关安全培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架子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架子工的基本文化程度为初中文化,而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农民工,50%~60%的农民工因为没参加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的质量不能保证,应具备的基础和知识相对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二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环境恶劣。实际检查中往往发现施工时没有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操作马虎。如有的模板倒塌事故是由于操作工人没有按设计要求设置剪力撑或连墙件设置不均匀造成模板失稳破坏;有的是由于脚手架基础未夯实,脚手架立杆垫板没有连续铺设,与工程结构的拉结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导致脚手架整体坍塌;有的脚手架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也未搭设安全网,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施工现场不按标准规范进行安全防护,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违章作业,不按要求安装和拆除脚手架和模板是造成倒塌事故的重要原因。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谈全过程监理服务在工程建设过程控制中的作用
《脚手架、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