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4.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
5.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活性较好的矿物掺合料,且宜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
第7.3.2条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除应按本规程第5章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试验资料选取;
2.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按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确定;
4.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第7.3.3条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本规程第6章的规定进行.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
第7.3.4条 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7.4 泵送混凝土
第7.4.1条 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7.4.1的规定;www.tmgc8.com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 表7.4.1
石子品种 泵送高度(m) 粗骨料最大粒径比与输送管径比
碎石 <50 ≤1:3.0
50-100 ≤1:4.0
>100 ≤1:5.0
卵石 <50 ≤1:2.5
50-100 ≤1:3.0
>100 ≤1:4.0
3.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
4.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7.4.2条 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
Tt=Tp+△T (7.4.2)
T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Tp---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T---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
第7.4.3条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规定进行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小于0.60;
2.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
3.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
4.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4%.
7.5 大体积混凝土
第7.5.1条 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廷缓水热的释放;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3.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第7.5.2条 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第7.5.3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附录A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本规范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预拌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