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旱伞竹(Cyperus alternifolius)莎草科莎草属
旱伞竹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干粗壮直立,近圆柱形,丛生。叶片实为其叶状苞片,螺旋状排列于茎干的顶端,扩散呈伞状。
喜欢高温高湿、肥沃的生长环境,园林水景中,旱伞竹常近水处栽植,常作为水景的点景材料。
(二)浮叶植物
1、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睡莲科睡莲属
多年生水生花卉。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色,漂浮于水面,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艳丽,花姿楚楚动人,被人们赞誉为“水中女神”。
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对土质要求不严,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生于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2、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龙胆科荇菜属(莕菜属)。
又名:莕菜、水荷叶、水葵
多年生浮叶草本,叶小近圆形,漂浮于水面,除上部叶对生外,其余叶互生。叶茎1.5-7厘米,叶柄长5-10厘米,基部抱茎;花呈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杏黄色,花冠5裂深,边缘呈圆齿状,有睫毛,花径3-4厘米,花期5-8月。
生长在水沟池塘等浅水处,喜阳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易栽培。
3、萍蓬草:(Nuphar Pumilum)睡莲科萍蓬草属
浮叶性水生植物,叶长椭圆形或阔卵形,基部箭状心形。夏至秋季开花,花单生,黄色、花梗粗长,挺出水面,花色金黄显目,常植于湖面,亦可点缀池塘桥头亭边。
(三)沉水植物
1、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水鳖科苦草属
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匍匐枝;叶基生,线形,叶长(长30-40(50)厘米,宽5-10毫米)、翠绿、丛生,顶端钝,边缘全缘或微有细锯齿,叶脉5-7条,无柄。生长在河流、湖泊水中,是植物园水景、风景区水景、庭院水池的良好水下绿化材料
2、黑藻 Hydrilia verticillata 水鳖科黑藻属,
沉水草本。茎长达2m,有分枝;叶4~8枚轮生,无柄,狭线形或线状长函形,长1~1.5cm,宽约2mm,,叶深绿色,两面均有红褐色小斑点;生长在静水池沼、沟渠及稻田内。
3、伊乐藻:水鳖科黑藻属
速生高产的沉水高等植物,与我黑藻、苦草同属水鳖科 。茎细长园柱形,具有分枝,叶狭披针形,通常为三叶轮生。花开于水面。
种植伊乐藻 ,可以净化水质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www.tmgc8.com
三、当前水生植物应用中主要存在问题
水生观赏植物应用在苏州园林绿化水景应用中已表现出良好的景观及生态效果,但材料选择与植物配置方面亦存在一定的问题,本人认为有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1、水生植物应用的物种多样性仍不足
目前苏州地区常采用水生植物约有20多种,但是还局限在黄菖蒲、千屈菜、睡莲等常用的几种范围内,造成多数水生植物景观雷同的现象。近年来引进的水生植物花叶变种和园艺品种日渐增多,如花叶芦竹、花叶水葱等生长表现良好。然而,与我们水乡荣称的苏州不相符,目前应用的物种仍不足。因此,进一步提高水生植物应用的物种多样性,应引起广大设计人员的重视,尤其要积极推广应用适应强的水生植物资源。
2、水生植物的植物景观配置仍显单调
目前,水生植物配置已采用平面上的自由式灵活布局,注重植物群落边缘线的曲折多变,但由于缺乏与高大的湿生乔灌木的搭配种植,水际的立面景观效果较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种植适宜水湿环境的乔灌木,以丰富立面设计。尤其是当冬季大部分水生植物枯萎以后,更需要有高大的湿生乔灌木丰富水岸边际的景观。
3、水生植物景观的缺少季相变化
新建的人工水景中,由于所用水生植物品种单调,且缺少搭配种植。此外,对于水生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普遍认识不足,冬季景观较差,往往水面一览无余,或枯枝残叶。在目前种植水生植物绝大多数为落叶性状,只有少数如石菖蒲等表现常绿特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必须合理使用现有的水生植物种类,并考虑冬季景观的营造。
希苏州园林绿化工作者,共同努力,建立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水生植物对于城乡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景观价值,突出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生态种植设计理念,以营造富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山清水美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城乡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1、“现代水生花卉”季尚志主编
2、“观赏水草与水草造景”占家智、王君英编著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