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6:58:43] 来源:http://www.tmgc8.com 园林绿化 阅读:3541次
3.5.1 水资源
目前中国大约1/3,即2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5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长江以北的地区,如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城市,80年代就已经缺水,需要跨流域调水来解决。而且,由于水资源的污染,致使一些水资源丰富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也开始面临着水资源缺乏问题。
3.5.2 土地资源
由于郊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度加快,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使城市向周边地带发展,如上海人口比北京多1/4,比天津多1/2,人均占有土地仅78m2,市区内仅70.5m2(1995年),仅相当于北京、天津的30%和38%,与国家规定的90m2,世界大城市人均用地263m2相比仅及1/4,今后随人口增加土地仍有所减少。此外,农用地也随郊区城市化进展加快而减少,据统计近15年,全国共减少耕地540万hm2,相当于江苏或吉林省耕地面积粮食因此减产500×108kg,形势极为严峻。
3.5.3 生态绿地短缺
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交通与住宅不断发展,侵占了不少生态绿地面积。近几年来各城市绿化有了较大改善,如:上海,人均公共生态绿地仅1.5m2,重庆仅2m2,成为园林城市的南京,合肥也只有7~8m2,根据城市用地标准,人均绿地应≧10m2,道路广场用地为7~15m2,目前大部分城市均未达到这一指标。
城市人居环境包括生活建筑与生态绿地空间,集城市中的林也绿地、环保绿地、水源绿地、休闲绿地与农业绿地,均属城市规划中需保留的新建设用地。
4 园林城市绿地对气体排放的影响
园林城市与自然森林相比,主要功能不是提供木材而是更侧重于保持、调节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等方面。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于37%,对气温的改善不很明显,理想的绿化覆盖面积要达到40%以上。如果市区绿化覆盖率普遍达到50%时,夏季的酷热现象可根本改变。
园林城市的森林可通过吸收CO2放出O2吸滞粉尘和有害气体,以减少空气含菌量而起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地球上60%以上的O2来自陆地上的植物,1hm2公园绿地每天吸收900kg的CO2并产生600kg的O2,可见城市绿地对维持大气中的碳和氧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中国森林的覆盖面由1998年的13.92%增加到2004年的16.55%,预计2010年将会达到20.3%到2050年提高到26%。而大气中CO2的净吸收,已从1990年的0.098PgC/a升高到2000年的0.112PgC/a。因此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将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产生积极的影响。如表2说明生态系统对吸收CO2和释放O2所起到的缓解作用。www.tmgc8.com
园林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为维护城市人类活动和居民身心健康提供物态和心态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公益的能力。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人类社会提供的产出构成生态服务功效,如吸收CO2,生产O2、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活化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赏心悦目、健身益智等。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除海洋之外最大的碳库,其碳储藏量约为1.146 PgC(1Pg=109t),占全球陆地总储藏量的46%,维持着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73%,对全球碳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说,与其它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已经成为生物圈中地球初级生产的最大贡献者。生态系统通过吸收CO2和释放氧气可以维持大气中的C/N平衡,对于由人类“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有积极的缓解改善作用。
5 结语
园林城市的建设将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提高更多就业机会。建设园林城市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恢复与当地气候条件一致、能够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中残存的森林,可成为生态恢复的种源。传统的平衡观念认为,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我调节、维持动态稳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它的阈限,就会发生危机,生态系统就可能崩溃。
因此要想使园林城市起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不仅要加强生态绿化环境的建设,而且要同时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及加强对影响环境的因子进行治理的研究,提高对生态环境绿地的管理,建立一整套系统的、可持续性的、长期的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达到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单靠城市绿化而忽视对污染及其他方面的治理是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如2008年北京在召开奥运会之际,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北京的良好空气天数达到了200多天,所以使北京的环境焕然一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说明了,建设园林城市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
参考文献
[1] 生态学杂志.2003年第22卷,第6、4期.科学出版社.
[2] 生态学杂志.2004年第23卷,第3、5期.科学出版社.
[3] 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24卷,第6、2期. 科学出版社.
[4] 土壤.2003年第35卷,第4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
[5] 土壤.2004年第36卷,第4期,2003年第35卷,第1、6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
[6] 土壤.2008年第40卷,第5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
[7]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1、2期.
作者:韩国英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 30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