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2-11 17:00:56]   来源:http://www.tmgc8.com  园林绿化   阅读:3275

、荷兰鸢尾   Iris  hollandica    荷兰鸢尾是20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班牙鸢尾(I.xiphium)及其变种,进行种内与种间杂交后,培育的园艺栽培种。由于其独特的蓝紫色花朵与花叶并美的恣态,而成为欧洲切花市场中商品性很高的球根类鸢尾。    苏州在荷兰鸢尾引进栽植后发现,荷兰鸢尾生长健壮,绿叶期长,冬季绿叶覆盖地面。开花时色彩亮丽,群体效果壮观。种球抗病性强,退化状况极低,有利于种球自繁。一次种植,可维持2-3年的景观效益,节省工本。不仅可用于切花生产,还是园林花草配植中的优良素材。有关荷兰鸢尾的生育性状作以下简介:      荷兰鸢尾为秋植球根花卉。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土壤中的球根10月发根、萌芽,经过低温期后,于翌年4月开花,花后地下新球迅速发育生长。6月上旬地上植株枯萎,地下球茎休眠越夏。      荷兰鸢尾露地栽培,一般植株高50-60cm,开花单株具6-8片叶,多数单花顶生,少数可着花2-3朵。一般花期有10-15天,群体花期先后有20-25天。商品花通常分蓝色、黄色、白色三个品系,品种间的花期,早、晚不同品种大体有15天左右的差异。      荷兰鸢尾开花种球的周径一般为6-12cm,种植适期应在9月中下旬。通常初次单球种植的行株距为30×25cm或40×15cm。种植时,种球需根据大小分级播种,以取得景观范围内,种苗生长的一致性。播后覆土3-4cm。园林配植可经2-3年后再行翻种,但必须重视轮作。一般球茎的年增殖率为1:3-5。      荷兰鸢尾在绿地栽种时,自6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有一段枯叶期,在此阶段间种半支莲、阔叶马齿苋、宿根大花马齿苋等夏季草花,用以弥补景观缺损。www.tmgc8.com 6、布哈拉鸢尾    Iris  bucharica 布哈拉鸢尾原产中亚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布哈拉地方。为花坛、花境地被用花与盆栽用花的球根类鸢尾。 布哈拉鸢尾植株高40cm左右。叶两列互生,披针形,长约30cm,宽约8cm,单株具叶7-8枚。株顶着花4-6朵,金黄色,花期前后可维持15天左右。在花茎基部的根茎部位,每年能形成2-5个新鳞茎,一般鳞茎周径在5cm以上,第二年都会有花 。在根茎部以下,具有纤细的吸收根与肉质状的贮藏根,贮藏根在夏季植株休眠期,仍保持生命活力。 布哈拉鸢尾不结实,常利用新生鳞茎扩繁。通常9-10月将种球分级后播种,年前发根,翌年2月萌芽出土,4月初开花,5月下旬地上部枯萎,地下鳞茎与肉质根休眠越夏。园林种植,播种行株距可根据栽培年限放宽,2-3年翻种一次的,初种行株距为40×30cm。直径20cm塑盆栽植,每盆植球3-4个。翻种时要注意土壤轮作,在5月下旬茎叶转黄时收获鳞茎。收球后将茎盘上,周径大于5cm的鳞茎剥离,按大小分级,通风干贮。剩余的小球,留存在带肉质根的茎盘上,贮藏后于10月带根种入苗圃,用作种球生产。 7、拟鸢尾   Iris  spuria 拟鸢尾又名欧洲鸢尾,原产欧洲及中东。株高80cm左右,叶线形。花顶生、佛焰苞内含花1-3朵,蓝紫色,有白色、黄色等栽培品种。垂瓣狭长,基部黄色。旗瓣倒披针形,直立。花柱瓣化,覆于垂瓣之上,顶部呈两个牙齿状。花后结蒴果,在苏州地区能结实。11月霜后地上部枯萎,开春后在根茎部重新萌发新株。 拟鸢尾用分株或播种方法繁殖,因株形较高可用于河岸,或作花境背衬。 8、小鸢尾  Iris   pseudorosii   小鸢尾是苏州郊区山地的野生鸢尾,有开发前景。   小鸢尾为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根茎细长、匍匐、分枝。叶片硬而直,线形,长5-13cm,宽1-3mm。4月开花,花淡蓝紫色,顶生1朵,花茎高5-7cm。花后结圆形蒴果。   小鸢尾原产于江苏南部及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野生于向阳干燥的林下、山坡及路边草丛中。适宜4月与10月采集培育。 9、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射干是中国古老的庭院花卉。为鸢尾科射干属的植物。又名扁竹兰、铁扁担、紫金鞭、黄姜。     射干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而健壮的黄色根茎;叶剑形,长30-45cm,宽5cm;7-9月开花,花茎高100cm,每花序着花15-20朵,常有3-4朵花同时开放,每朵花可维持4-5天;花深橙色,花瓣上有红色斑点;花后蒴果在10月成熟。     射干用分株与播种方法繁殖。适宜种植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 10、狭叶庭菖蒲  Sisyrinchium  angustifolium  狭叶庭菖蒲又名狭叶蓝眼草,为鸢尾科庭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在苏州的气候环境下,狭叶庭菖蒲冬季能够保持绿叶,成为常绿型的优良地被植物。与狭叶庭菖蒲同属的还有美丽蓝眼草(S.bellum)、加州蓝眼草(S.califoricum)等栽培种。 苏州引进的狭叶庭菖蒲,株高20cm左右,4-5月开花,浅粉色,高30cm左右。花后结蒴果,种子自播性强。种子千粒重为 0.177g,每克约有种子5400 粒。 狭叶庭菖蒲喜阳光充足,土壤湿润。用分株或播种方法繁殖。分株适期在春季的3-4月或秋季10月,栽植采用条植,以便于管理,常用行株距为20×15cm,取2-3株小苗丛栽。播种全年可以进行,最适期在7月梅雨时,播后10-14天出苗。每平方米的播种量掌握在3-5g。种子播种后必须确保土壤湿度,以防止回芽。 狭叶庭菖蒲株形矮,冬绿,稍耐践踏,可用作部分冬绿型草坪的替代。在管理中要注意,开花后,必须进行一次刈轧,不留种子,否则容易促使植株衰败。狭叶庭菖蒲新的萌蘖发生,有逐年上升现象。因而经4-5年可翻种一次。   (二)湿生鸢尾 11、黄菖蒲  Iris  pseudacorus       黄菖蒲又名黄花鸢尾、菖蒲鸢尾。原产南欧、西亚、北非等地。适应性强,耐水湿,旱地亦能生长,现世界各地都已引种。苏州主要用于湿地与河、湖、水塘的浅水区,作挺水型水生花卉栽培。www.tmgc8.com       黄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植株坚挺、高大,根状茎粗短。叶长剑形,长60-120cm,宽1.5-3.0cm,中肋明显。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花,花黄色,偶见白花。花径8-10cm,每株花葶着花2-4朵,花茎与叶近等长,群体花期约20天左右。花后结蒴果,倒卵状长椭圆形,果实7月成熟,自播性强。        黄菖蒲用分株与播种方法繁殖。分株适宜在4月与10月进行,每一植株的年增值量约1;3-4左右。种子宜采收后即行播种,保持水湿,约15-20天出苗,幼苗年前能长到30cm左右,用塑膜覆盖保护越冬,第二年春天分植。        近年国外做了许多黄菖蒲与花菖蒲的杂交工作,出现了不少优良的园艺杂种。目前在推广的黄鸢尾-金冠,花形比黄菖蒲大,花瓣宽,浅黄色,花期晚于黄菖蒲半个月。经过互配,有利延长水际景色效果。 12、花菖蒲  Iris  ensata 花菖蒲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玉蝉花,原产于我国东北、内蒙等地,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是现代花卉中杂交育种较早,园艺化水平较高,深受世界欢迎的栽培花卉之一。现在栽培的花菖蒲,都是经过多次种内杂交,与种间杂交的园艺栽培种。 花菖蒲先由中国传到日本,1681年以后日本对花菖蒲,进行了大量的选育工作,1852年又传到欧洲。19世纪在日本已形成了庭院栽培的江户系列品种群,与以盆栽为主的伊势系列品种群,20世纪初形成肥后系列品种群。同时在欧美也培育出一批新品种,1979年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第一个四倍体品种。现在大概有600个品种,花色、花型繁多,并有重瓣花品种类型,花菖蒲现已成为世界优秀的常用庭院鸢尾与湿地花卉。 花菖蒲在苏州地区于3月下旬萌发新叶,5月下旬到6月中旬开花,花后结长圆形蒴果,每果有种子80-100粒。7月越夏时有一段短暂半休眠期,8月上旬果实成熟,12月重霜后,地上茎叶枯萎,地下根茎休眠越冬。 花菖蒲根茎粗而短,须根多而细。春季萌芽后,长出3-4片基生叶,叶片中肋明显突出,4月底5月初抽出花茎,着生3-4片茎生叶后,茎顶孕蕾开花,通常有3-4朵,花色有紫、淡紫、粉、白、复色等多种,花形也有许多变化。单花寿命1-2天,单株花期7-10天,群体花期约20天。 花菖蒲喜光照充足、温暖、多湿,富含腐植质丰富的酸性土,忌石灰质土。适宜于湿地生长,也能作旱地栽培。常用分株或播种繁殖。 栽培的花菖蒲由于本身具有复杂的多种种质基因,因此播种苗会出现许多变异,这为品种选育,与栽培环境花色、花形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13、路易斯安娜鸢尾  Iris  hexagona 路易斯安娜鸢尾是原产于美国的水生常绿鸢尾,是目前为冬季湿地景观增添绿色的唯一水生植物。 路易斯安娜鸢尾是产于沼泽地的一个天然杂种。现在知道其原种,大概包括六棱鸢尾( I.hexagona)在内的5-7个鸢尾。路易斯安娜鸢尾在20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60年代前后通过人工育种,逐渐出现许多新的园艺栽培种。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因为其色彩丰富、耐水湿,又能在旱地种植,长江下游地区冬季叶片可以保持翠绿。因而是具有广宽发展前景的一种水生花卉。 路易斯安娜鸢尾在苏州湿地生长比旱地生长好,在水深30-40cm水域发育健壮。冬季生长仃止,但绿叶仍能保持。3月新叶萌发,4月拔节抽出花序,5月中下旬开花,顶生花序着花4-6朵,花径10cm左右,花色有红、蓝、黄、白、复色等多种色彩。单花寿命2-3天,单株花期12-15天,群体花期维持20天左右。通过人工授粉,结椭圆形蒴果,9月初前后成熟,每果具种子30-40粒。花后,开花植株根茎基部侧芽萌发,新根茎延伸,其顶芽常孕育为第二年的开花花株。 路易斯安娜鸢尾可以通过播种、分株、 茎段分割育苗、组织培养等多种方式繁殖。播种应在种子采收后即时播种,播后约50-60天左右出苗,在保护地越冬,翌年4月分植,第三年开花。因为路易斯安娜鸢尾的栽培种,本身是一个多种种原的杂种,因而播种苗的花形、花色会出现较多的变异。分株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植为好。茎段繁殖是利用秋季起苗时,田间遗留不带芽的残余根茎,按3-5节切断,切后凉干,待伤口愈合后排入苗床催芽,一般每节隐芽都能萌发。www.tmgc8.com 路易斯安娜鸢尾适生的土壤酸度为6.5-7.2。通常栽植密度单株种植为 40×40cm,3-4年翻种一次。 湿地景观植物布局可利用黄菖蒲、路易斯安娜鸢尾、黄菖蒲与花菖蒲杂种---金冠、花菖蒲等鸢尾的不同花期,作合理配植,水景花色大体从4月下旬可延续到6月中旬。 14、溪荪  Iris  sanquinea 又名东方鸢尾。原产我国东北与内蒙地区,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 溪荪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叶宽线形,长20-60cm,宽0.5-1.5cm,中脉不明显。4月下旬5月初开花,花径6-7cm,栽培品种花色比较丰富,有蓝、淡紫、粉、黄、白等色。每株花葶着花2-3朵。花后结蒴果,长三棱形。9月果实成熟,种子需随收随播,不宜贮藏。 溪荪耐寒、喜光、较喜水湿和微酸性土壤。用分株及播种繁殖。园林栽植适于溪旁、池边、湖畔的浅水滩地丛植,或点缀于岩石园与布置花境及沼泽地成片栽植。

作者: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蔡曾煜

上一页  [1] [2] 


标签:园林绿化  植物  园林绿化园林绿化
上一篇:湖南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鸢尾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建筑技术| 标准下载| 建筑工程| 房地产资料| 联系本站|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

Copyright 土木工程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土木工程吧是在线分享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面资料的专业平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