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基材喷播植草绿化技术是将由有机质土、长效肥、速效肥、粘结剂、保水剂及凝固剂和草籽等按一定比例组成并搅拌均匀的有机基材,通过专门喷播机喷播在挂有底网的坡面上,然后再在其表面喷播草种。
主要适用于高陡(坡比1:0.3-1:0.5)的稳定岩石路堑边坡,若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该方法也可用于不稳定岩质边坡。视边坡情况可在坡面上挂底网,当边坡陡于1:1时,一般在坡面上打设锚杆并挂底网,底网分为铁丝网和土工网,网径一般大于5cm。
1.2.4.2施工工艺
清除坡面的浮石、浮土等;将铁丝网沿坡面顺势铺下,铺平整顺,用长锚杆及短锚杆将网从上至下固定,根据需要在锚杆中采用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垫圈,以使铁丝网与坡面的距离保持在5cm-7cm。在坡顶处,铁丝网应伸出坡顶20cm,若坡顶截水沟未修,最好使其置于坡顶截水沟的浆砌石之下,在坡底,也应有20cm的铁丝网埋置于平台填土中;利用喷射机将混合均匀的有机基材喷于坡面,喷射应尽可能从正面进行,凹凸部分及死角部分要喷射充分,喷射的平均厚度一般为10cm,其中铁丝网之上要保证有2cm-3cm的基材;基材喷射完成后,用喷播机将含有草种的营养泥均匀地喷播于有机基材上;覆盖无纺布,并定期养护直至植草成坪。
K94+500~K104+000中的几个山头都是红砂岩。有机基材喷播植草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在凹凸不平的岩石面上,通过挂网、喷浆,使岩面上覆盖一层适宜植物生长的营养层,草籽在这经过改造的山崖上不到半个月,就露出鲜嫩的绿芽,再过十几天,已与周围荒山连成一片,混为一体了。
1.2.5型式ⅧCF技术(椰棕网)边坡绿化
CF技术也有能使无规则的岩面变成芳草坪的特点。
CF技术的工艺流程为:清理平整坡面并补洞→布设锚杆施工→铺设并固定铁丝网→喷射基材→挂椰棕网→喷播草种→覆盖无纺布→养护管理,即敲除掉凸出的岩石,清理边坡上的杂物,用红粘土对一些孔洞进行补洞;采用风钻钻孔,孔深0.8m-1.5m交错,孔口直径为40mm-50mm,锚杆用12mm螺纹钢,埋入锚孔内,露出孔口20cm-30cm,然后用水泥砂浆灌注穴孔,固定锚杆;采用12#-14#镀锌铁丝网,网孔为7cm,2网边紧挨但不必重叠,用铁丝扎牢固,网眼挂入锚杆,用铁丝扎紧;喷播原料主要由粘性红土及椰粉营养土等组成,配制后的基质以手抓成团,手松落地散开为宜,厚度为5cm-10cm;从坡顶往下铺设挂椰棕网,铺设时尽量紧贴土层,用U型钉以50cm间距固定;用喷射机将含有草种、粘合剂、肥料、保水剂、绿化颜料、纤维素的营养土均匀的喷播于基材混合物上;加盖一层无纺布,用U型钉固定。无纺布可以起到保温、保湿及防止草种被冲刷的作用;前期养护30天-60天,以浇灌为主。中期靠自然雨水养护,每月喷水2次,并追肥。在6个月养护中,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www.tmgc8.com
1.3骨架内植草护坡
骨架护坡是硬防护的一种,由圬工砌体与植草组成。其工艺流程为:
修坡。将土或土石混合质的坡面按设计边坡坡率进行整修。
挖槽砌筑。根据骨架的设计尺寸,在坡面上挖出相应的沟槽后,在沟槽上砌石,形成骨架。
填充。在骨架内回填耕植土,整平,拍紧。
种植、覆盖、养护。其工艺如同前面“土质边坡”所讲述的几种方法。
骨架边坡防护工艺简单,防护稳定,适应性强,特别是其内空砌面积率高,可大量栽种绿色植物,对生态环保极为有利。所以, 温沙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工程中,实施得最多的就是骨架内植草防护。1.4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的主要内容有选坡、修坡、放样、植树种草。即:选择较为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坡高8m左右,坡长100m上下,坡率缓于1:1者;沿路线走向按设计坡率整修整齐,削去鼓包,填平凹处;根据设计好的图案按比例放到边坡上;根据图案的色彩,将不同种类的小灌木栽植于图案样板版面上。将草籽撒播于坡面上,覆盖、洒水、养护、修剪。
在土质比较好的低矮边坡上(高度不超过10m),我们采用草灌结合、绿美相融的手法,利用色彩各异的小灌木和花草进行景观布设,勾勒出二龙戏珠、孔雀开屏、飞鸟归林、母象怜子、熊猫弄竹等一系列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的图案。这些图案因设计巧妙,养护精细,过往的人们无不交口称赞,有些还成为精典之作,被多家媒体登载。这些图案与原地形地貌吻合贴切,达到了自然美观的效果。
2 结 语
由于下面一些因素的影响和需求,公路植草防护的研究探索工作将越来越迫切:
国家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越来越具体和明确;人们在满足公路使用要求的同时,对领略公路本身和公路周围的自然风光的要求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公路投资和规模越来越大,所占而被闲置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如互通区动辄百亩上千亩,如果其内能种于优质牧草,由此将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对在公路两旁“植上草”、“长好草”的真正了解和规律性的认识还没有入门,如边坡植草易退化的问题、4季常绿植物种子配比的问题、抗干旱的问题等等,虽然问题简单,但真正解决却十分困难;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各种工程防护均有相应的条文,而对植物防护只提出了原则,无具体条款可查,编制概(预)算无据可依,这体现了人们对它的规律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面对社会的需要,公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植草养草的问题任务还相当艰巨,而意义也是相当重大的。
徐春霞1 余为干2
(1 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 南昌 330013)
(2 江西省交通厅京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 抚州 344000)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有机植生基材在岩质坡面快速绿化技术中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