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1:08] 来源:http://www.tmgc8.com 工程设计 阅读:3437次
1项目概况及项目背景
灰汤桃花谷地块位于灰汤镇东鹜山景区,地理优势极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地块地形以自然林地与农田为主。本区域内整体朝向为南北向,地形成山谷状。本地块水资源丰富,大小不一水潭与农田、溪流瀑布分割整个地块。桃花谷秉承灰汤核心理念:宁静、温馨、生态、自然,采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在展示灰汤历史基础上结合桃文化营造生态自然的桃园仙境。
东鹜山,西东走向,巍然耸立,向为宁乡古邑的一道南面屏障。东鹜山麓,怪石嶙峋,有一条自西南流向东北的大河,它就是宁乡境内沩、乌、靳、楚四水之一的乌江。乌江岸边,有一个美丽的乡村小镇,名叫灰汤。灰汤区位良好,交通便利。与毛泽东故居韶山、刘少奇故居花明楼成“品”字形排列,各相距30-40km。东距长沙火车站90km,黄花国际机场110km,石长铁路、洛湛铁路交错其旁,交通便利。从长沙出发,沿长常高速公路、宁灰公路到灰汤共77km。目前正在修建长花灰韶等高级公路,将著名旅游景点韶山,花明楼,灰汤连成一体,从长沙出发只需要40分钟。
灰汤历史的神话色彩,传说王母娘娘派玉女给南岳的圣帝和南海的观音赠送蟠桃尝鲜,玉女得王母紫龙紫龙金簪受命前行,途经宁乡东鹜山一带,但见乌江两岸光山秃岭,百姓饥苦,路有冻死骨。玉女不由悲天悯人,取出金簪化作紫龙钻进乌江西岸地下,紫龙滚滚龙涎变成炙烫温泉,竟使天地回暖,草木复苏,当地变成山清水秀、田园丰裕的世外桃源。当地百姓为了感谢玉女施救和紫龙化泉的恩德,在乌江西岸建了一座寺庙,取名紫龙寺,寺内塑玉女雕像,世代供奉,灰汤从神话中款款走来,走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蕴。灰汤历史由来已体现和桃的联系。采用在历史长河中搜索与桃文化相关的故事的设计手法,营造一个自然生态的世外桃园。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堪称万花之园。其中之一的桃文化便是这万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对于桃树,桃花,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情有独钟,以致于通过喻人、叙事、言情、状物、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种种手法将桃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多彩绚烂。桃,属于蔷薇科,是我国最古老的果树品种之一。据载,中国原产的桃,早在4000年前就为我们的祖先所驯化。汉代上林苑已有栽培品种桃出现;大约在2000年前它开始传播到国外,现已遍布全球,雄踞核果类果树之首。
设计思路:
设计一条自山顶至山底的景观水系,讲地块自然水景资源相连通,考虑桃花谷与灰汤文化内涵相结合,在沿上山游道水系不同地点设计与桃花有关的历史典故,诸如桃花扇,桃园三结义、桃李满天下等景观节点,寓意山体水系为中华名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同时充分发掘灰汤的历史人文融入到历史长河中。将灰汤桃花谷设计成一个极具灰汤历史特色,可游、可往的世外桃园。
2桃花谷景观设计整体理念
在灰汤历史基础上结合桃文化跟从历史发展顺序,融入历史长河,景观设计每一个重要景观节点营造一个景观组团氛围,组团景观阐述历史长河源远流长。
依据桃花谷现有的地理条件结合现场的景观资源设计相应的景点组成景观节点,形成景观轴线。景观环境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天然森林为主体,体现乡村田园的景色,打造幽雅宁静的环境,保持清新怡人的空气,展示淳朴浓厚的风情,让人体会到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感觉,使灰汤成为怡静养生的福地、休闲娱乐的胜地、享受自然地宝地。为繁忙与喧嚣都市的人们提供亲友聚会、健康养生、放松心情的绿色田园生活领地。
生态湖泊拓“塘”为“湖”,环湖植景,形成林中有湖、绿水相依、林荫苍翠、山水媲美的境况。湖水澈蓝,光影可鉴、湖山呼应,楚楚生情,令人返璞归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森林氧吧 东雾山四山耸翠,风景宜人,无数奇岩怪石掩映在密林巨树之中,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山体古木繁茂,空气清新,处处感受到大自然幽静古野的原始情调。
3灰汤桃花谷生态景园景观设计内容
景观组团:
花果山、桃源瀑布、桃花岛、桃园三结义、人面桃花、桃花夫人、桃李满天下、桃花扇等景观组团。景观细部处理,景观小品,地面铺装雕花、桃文化景墙,历史牌楼,围绕桃文化一个主题营造生态休闲的桃花谷。桃花谷地形主要为丘陵梯田和山体,谷顶梦幻湖生态水潭,水面清澈干净。
花果山 :
花果山景点采用地块天然景石,抽象雕塑小品,寓意花果山美猴子王破石而出,美猴王与桃有着一定的联系。此景点展示桃文化的趣味性。www.tmgc8.com
桃源瀑布:
桃源瀑布设计在桃花谷花果山之上一个景观组团,地块现状为石头瀑布,作为瀑布的源头。此源头引寓陶渊明的桃花源,陶渊明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背景因桃花而灿烂至极,那里的人间是“小国寡民”,鸡犬桑麻有序,没有王税催科,唯有一片桃花流水。道家的 “天人合一”,庄子的美感哲学,中国的乐感文化的心理,都在“桃花源”得到了具体的演绎和显现。桃源瀑布景点只是一个开阔的景观水源瀑布,寓意通过瀑布所流经的桃花园则是陶渊明所描述的世外桃园。
桃花岛景点:
原地块地形为独立小个山体,在桃花谷景点位置可以俯视桃花岛全貌。桃花岛两层跌水将水景与整体水系相连通,桃花岛作为桃花谷的一个独立的岛屿,桃树群植,水生植物配植、构成一定的软质景观色块。
桃李满天下景点:
《诗经》中有关桃的记载有5处。从出现的地域看,“何彼稿矣,华如桃、李”(见于《召南》,为周公姬爽的驻地镐京,今西安以南的地域);“园有桃,其实之殷”(见于《魏风》,为今山西西南部商城等地);“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见于《上风》,为今河南北部漠县、滑县、复县、濮阳、汤阴、新乡及河北南部临漳等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桃之天天,有苍其实”(见于《大雅》,为周王室统治中心王韶所在地,指今陕西中部、西安、户县、武功、歧山等地)。总的看来,《诗经》中桃的出现是在黄河流域中上游,与汝水以南、武汉以北的江汉合流地域。从记载“园中有桃”,“有蔷(指果大小)其实”,可知当时开始已有人工栽植,且结实繁多。
唐朝时期,武则天夺权执政,她为了巩固政权,对外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宰相狄仁杰,为人正直,心地无私,深受武则天的信任,他推荐几十名人才都受重用,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满门'或'桃李满下'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桃花夫人景点:
中国的桃花文化,又是中国女性、中国文人的文化。一、中国的“桃花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并用桃花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
桃园三结义景点:
桃园三结义这一历史事迹,三国时期刘关张三人在桃园歃血为盟,结拜为结义兄弟,从此他们的精神流传千古。景观设计亲水平台,自然生态的茅草亭返璞归真。亭内设计三景观石柱,刘关张三人浮雕。体现三结义主题。提供现代的游人可以效仿结拜的场所。
桃花扇:
扇形平台小广场上雕刻桃花浮雕,设计树池种植桃花,述说桃花扇的故事。 饮马泉广场景点:史传曾出任三国蜀相,继承诸葛亮事业,掌管蜀汉证券的蒋琬为湘乡人。三国时尚置宁乡县,至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始析益阳、长沙、湘乡等地置宁乡。蒋琬故宅在灰汤泉湾,灰汤划入宁乡地界,故蒋琬实为宁乡县人。蒋琬灰汤故居在泉湾,地处灰汤河北岸。屋后的竹林,屋前的小桥曾是他少时读书和游憩的地方。他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又曾在乌江河畔饮马濯缨,据传历史上会汤温泉还曾有过“饮马泉”之称。为畅叙灰汤历史文化,纪念灰汤著名历史人物蒋琬,在桃花谷景区设计饮马泉广场一景点,结合桃文化。充分展示灰汤的文化底蕴。
养身森林景点:
养身森林设计在山顶休憩集会会所附近,全新的养身理念,植物的香味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药用还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调养生息、舒缓精神等功效。其美妙构思在景观角度上来讲,药草花卉自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园林植物素材。它的造园功效远不亚于一般园艺植物。高大的乔木做为森林的顶层植物配植,整体营造一个森林的意境。底层花坛内科学的适当种植药草花卉。花坛边沿为休憩坐凳,构成一个能够给人舒适休闲的空间同时带来一定的养身功效。此景点可以做为全园的一个重要亮点。给游客一种向往,亲临其境的欲望。通过自然的条件达到养身的效果也是灰汤温泉的宗旨。
景观分区
天然湖泊景区:
山顶梦幻湖部分为自然生态的湖泊景观
灰汤历史文化鉴赏区
放心桥景点,相传梅四保曾在灰汤围栅立寨,招军买马,改螺旋山为寨。梅四保凭个人的威猛与神功及部属的忠义与勇敢而闯荡江湖。传说梅四保每次出战,只要把自己的心取出来寄藏在放心桥下,只要心完好,即使他成了肉泥也能活着从沙场回来。“放心桥下夜行灯,照君千里夜行军。若是有人灭灯焰,乌程黑道路难行。”放心桥则来自于此。www.tmgc8.com
灰汤历史景点还有螺旋寨、乌龟桥、断仑岗、骊龙窟、八石头、沉鼓塘、涌清庵等景点
桃花岛景区
世外桃园,节点景观整体营造一个人间仙境桃花岛。让游人流连忘返。
入口景观区
桃花园整体强调一个生态自然的景观游园。入口采用天然生态的景石,题名桃花谷, 景石周边桃花围绕,烘托一个世外桃园的入口,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到达世外桃园的园区 内部。
景观轴线分为正轴线与侧轴线
正轴线根据桃文化的历史流向发展,挖掘桃文化典故构成桃园景观节点。
侧轴线为灰汤汤泉沸玉的景观节点逐一畅叙灰汤历史文化底蕴。
两个轴线景观蒋灰汤文化与桃文化紧密结合。
4结语
城市的喧嚣,空气标准质量下降,城市里上班族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急剧加大。生态自然观赏、度假、养身、游玩于一体的世外桃源也成为了人们心里和生活的需求。城市寻求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更为生态自然的旅游胜地将是城市发展的趋势。灰汤天然温泉本身以天然养身而闻名。桃花谷遵从灰汤宗旨以生态自然观念营造景观,尊重自然,运用自然。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宣传历史人文。
参考文献:
[1]长沙市旅游局编著.长沙自助游手册长沙市旅游局湖南地图出版社 2010.4.
[2]湖南长沙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局编著.国汤.
[3]喻亚军编著.神水灰汤.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