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批复与调整情况
三、项目区规模
四、各片区工程量
五、各项工程作法及要求
六、施工管理
七、资料管理
八、工程实施注意事项
九、现场安全措施
十、文明施工
一、项目背景
按照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的有关指示以及市国土局的批复和调研精神,房山国土分局于2005年12月初对史家营乡等四个关闭煤矿乡镇进行了实地勘察,结合山区实际用地情况,经与有关专家及乡镇政府共同讨论商定,选定史家营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作为本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之一,在市国土局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已纳入2008年市级全成本投资土地整理计划。
项目区所在的史家营乡位于房山区西北深山区,全乡耕地资源数量极其有限,且缺乏水利配套设施,农用地产量较低,尤其是近年响应国家整顿小煤窖号召以来,以“煤”为主的史家营乡村民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农民开始把发展重心转移至农业发展上来,为保障农业发展用地,以进一步增加农民收益及稳固农村经济,迫切需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本项目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适度开发来利用土地,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对于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具有显著意义。
二、项目批复与调整情况
本项目经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同意进行规划设计,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房山分局委托北京国泰智业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项目工期为1年。
三、项目区规模
项目区总建设规模为1931.85亩,共八个片区,分三个村。其中金鸡台片区931.49亩,青土涧片区718.46亩,西岳台片区281.90亩。金鸡台村为1~5片区,青土涧村为6~8-1片区,西岳台村为8-2片区。
四、各片区工程量:(见工程量汇总表)
www.tmgc8.com 建筑资料免费下载站 http://www.tmgc8.com
五、各项工程作法及要求:
1、土地平整工程:
由于地形地势差别较大,整理规划不对田块大小统一要求,而是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设计,对现有<250坡地实施坡改梯田技术,坡改梯设计中,按“等高不等宽,直埂为主,弯埂为辅,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沿等高线修成梯田,通过土地平整工程,达到保土、保水、保肥的要求。
由于已有梯田台面比较平整,因此对于已有的梯田只进行田坎的修整,不进行梯田内部的土地平整工程。
新修梯田两相邻田面高差为1.5m,原有梯田相邻梯田的田面高差以原有高差为准。
新修梯田面宽度一般为3~8m,长度依地形和道路的分隔而定。
由于项目区内原有荒草地有30cm左右厚度不等的表土层,因此未对荒草地进行客土,而是通过表土剥离,满足耕地的需要,一方面节省了投资,另一方面符合当地实际施工条件。
坡改梯就是平整坡地为水平梯田,田埂应随弯就直,横向整平,不起波浪,基底呈逆坡,外高内低,对现有<250坡地以1.5m高的石埂整理为梯田,石埂外坡坡度取750,内坡均取900,顶宽0.4m,块石之间应互相嵌实咬紧,石缝错开,分层砌筑,从而保证石坎稳定,不垮塌。石坎埋入地下部分作为基础,以防止耕作掏挖造成石坎坍塌,基础埋深选定为0.5m,基础必须置于坚硬的基岩或土质上。
对于已有梯田,需要整修的原有梯田坎10%,设计断面以原有高差为准,为了计算方便,以项目区需整修田坎平均 高度1.5m为准进行计算,断面设计与坡改梯田坎断面一致。
2、灌排工程(蓄水池、水窖):
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考虑到集流效率,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规划灌溉保证率为60% 。
规划项目区利用整理前后的混凝土水泥路面进行蓄水,依据非充分灌溉原理进行补充灌溉,经计算规划中集水窖按照间距约43m进行布设,共规划修建275座水窖,单座水窖的蓄水容积为50 m3,规划对8号片区进行集雨灌溉与提水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分多级提灌至项目区中部和上部,并在中部和上部分别修蓄水池,详见8号片区规划图。
由于项目区土层较薄,因而项目区管道采用地面架设的方式,部分地面采用地埋的方式,这对于管道的耐锈蚀和外刚度要求较高,因此本次规划选取镀锌钢管提水结合软管自流灌溉方式。